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解锁小鹏汽车“物理AI”四项重要应用 让机器与物理世界真实互动
2025-11-10 14:29 1568次阅读

跟我视驾

车如情人,试试才知道!

导语:近日,小鹏汽车接连发布多项惊喜。在首日的以“涌现 Emergence”为主题的2025小鹏科技日上,便发布涵盖小鹏第二代VLA、小鹏Robotaxi、全新一代IRON,以及汇天两套飞行体系四项AI最新应用,一起来看看吧......

 

 

3d6039271daa097f07051cf1922d5af3.jpg

 

作为一家能够实现全栈自研物理AI体系的自主品牌,小鹏用十多年的创新征程与六届科技日探索,将梦想演变成了现实,科技日首项发布的第二代VLA技术就像是一场“智能化革命”将传统的 “视觉-语言-动作”架构进行颠覆,让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连输出,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与毫秒级延迟,使得响应速度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快速应对突发路况给予车辆行驶所带来的危害。

 

1.png

 

 

当然,信息快速传递仅仅是“基座”,就像学车时最开始的理论知识学习,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实操,而小鹏的实操则是基于阿里云3万卡云端超大算力集群720 亿参数基座大模型,以及每五天全链路迭代一次的场景训练,解决智能化出行所能遇见的各种情况。再加之“芯片-算子-模型”全链路优化,提高软硬件协同能力,真正做到实现车端本地化稳定运行,而不是依赖云端信号。

 

对于物理AI,小鹏汽车并没有单纯停留在智能化驾驶上,科技日上的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将未来出行版图画的更加长远。搭载4颗图灵AI芯片,车端算力可达3,000 TOPS的小鹏Robotaxi,配合第二代 VLA 模型的端到端能力,能不依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依托纯视觉方案即可应对全球不同道路类型及交通环境。或许当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会让人感到不安,但它却用“六重双冗余”架构(即:算力、转向、感知、能源、刹车、通讯),守住了L4级无人驾驶的安全底线。

 

2.jpg

 

 

曾经科幻电影里的《铁甲钢拳》逐渐写入现实。随着机器人仿生技术的突破,让小鹏全新一代 IRON实现关键跃升,全身拥有82个自由度,机器人能够自由行动。3颗图灵AI芯片和 VLT+VLA+VLM“大小脑”架构,有着720°环境感知和自主决策能力,加速人形机器人从技术演示走向规模化实用。

 

3.jpg

 

 

此番小鹏汇天两套飞行体系的发布,可以说是构建起从个人到多人的低空出行完整生态,彰显其对低空交通的系统性布局。正式公开亮相的多人出行“A868”凭借全倾转构型与鲲鹏超级增程架构,实现 500km+长航程、360km/h +高航速,6人座舱精准匹配商务场景。垂直起降无需跑道的特性,搭配航空级混电内核,破解了长距离低空出行的能源与场景限制。随着飞行汽车逐步走向商业化应用,低空出行市场逐渐显露生机,面向个人用户的 “陆地航母”,以极简操控打破使用门槛,“四轴合一” 单杆操纵与智能飞行座舱,新手经培训即可 “单手飞行”。两套体系分工明确又技术同源,既满足个人体验需求,又填补多人高效出行空白,推动低空交通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商用,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小鹏汽车的综合实力。

 

写到最后:

两天两场发布会,可谓是满满重磅信息,惊喜不断。第二代VLA技术发布,并在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的实现落地,让我们不难看出小鹏汽车在“物理AI”领域的改革创新,技术下沉落地,使其曾经天马行空的梦想变为了现实。而拥有452公里纯电续航、1602公里的综合续航的小鹏X9超级增程,出色的续航表现,可以说是在腾势 D9 DM-i(190km)、岚图梦想家 PHEV(235km)等主流竞品车型脱颖而出,形成差异化优势,以“更低价格、更高配置”的策略,激活高端 MPV 市场的消费潜力。待新车的正式上市后,高端MPV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改变,而用户则将成为这场技术革新的最终受益者。

 

 

 

 

# 新车上市 # 腾势 # 小鹏 # 腾势 # 小鹏X9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