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低空经济正从试点示范迈向系统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然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起降点“选址难、部署慢、运维繁”等问题,始终是制约低空经济从蓝图走向现实的核心瓶颈——传统陆地起降场受土地资源限制,建设周期长达1-3年,难以适配低空交通“灵活、高效”的核心诉求。在此背景下,2025年11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正式发布全球首个“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以“零碳水上机场+eVTOL航空器”的协同模式,将低空基础设施延伸至广阔水域,为行业痛点提供了突破性答案,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正式迈入“陆海空一体化”新阶段。

峰飞航空此次推出的解决方案,核心创新在于全球首创的eVTOL零碳水上机场。作为水上移动空港与智慧指挥中枢,该机场实现了功能模块的高度集成与零碳化运行,彻底颠覆了传统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逻辑。其采用纯电驱动设计,宽大的甲板既作为eVTOL专属起降平台,又铺设了高效光伏板,可实现清洁能源自给;船舱内部则巧妙划分候机厅与机务室功能区域,形成“起降-充电-运维”的一体化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机场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可快速部署于江、河、湖、海等各类水域,无需破坏原有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传统陆地起降场缩短80%以上,从根本上破解了低空起降点“落地难”的行业困局。

在机型适配方面,该解决方案构建了全场景覆盖能力,可兼容峰飞航空三款主力eVTOL机型:工业级航空器大白鲨主打专业作业场景,2吨级货运航空器凯瑞鸥聚焦低空物流与应急投送,6座载人航空器盛世龙则满足通勤、文旅等载人需求。三款机型均搭载宁德时代高安全电池,与零碳水上机场的光储充能源体系形成闭环,实现“起降-充电-作业”的无缝衔接,为不同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数据显示,该协同体系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传统燃油动力提升60%以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90%,完美契合“双碳”目标与低空经济的绿色发展导向。

五大核心应用场景的落地,正重塑低空经济与海洋经济的融合形态。在海洋能源平台运维领域,传统运输模式依赖船舶或直升机,船舶单程耗时数小时,直升机运维成本高昂且受天气限制,而峰飞“海空一体”方案可将运维人员与紧急备件的运送效率提升十倍以上。以上海周边海上风电平台为例,原本3小时的航程可压缩至20分钟以内,单平台年停机损失可降低数千万元。应急救援场景中,方案构建的“无人机广域探查+eVTOL精准驰援”的立体救援网络,响应时效较传统模式压缩超50%,搜救覆盖半径提升数倍。在昆山淀山湖的公开演示中,三架2吨级eVTOL编队飞行,成功完成伞投物资和救生筏投放,直观验证了其在突发灾害中的实战能力,为偏远水域、山区等传统救援盲区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高频通勤场景的突破,正改写城市群交通格局。在上海黄浦江、粤港澳大湾区、海南海岛等区域,峰飞方案通过部署零碳水上机场,无需占用宝贵的陆地资源即可搭建空中交通网络。以上海虹桥到陆家嘴的通勤路线为例,地面交通高峰时段需1.5-2小时,而eVTOL仅需20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通勤时间从“小时级”到“分钟级”的跨越。这种灵活的交通补充模式,不仅能疏解核心城市的地面交通压力,更能强化沿海城市群、湾区及海岛之间的经济联系,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海空文旅则为消费升级开辟了新赛道,“飞行+海景”“飞行+湖景”的沉浸式体验,有望成为高端文旅的新爆点,带动景区客流量与消费额的双重增长,预计单条成熟文旅航线年营收可达千万元级别。移动空港模式更展现了方案的规模化潜力,多艘水上机场可快速组网,形成高吞吐量的“分布式机场群”,适配大型活动保障、区域物流枢纽等大规模作业需求,为低空经济的“网络化、集群化”发展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是该方案的核心竞争力。零碳水上机场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采用高效光伏组件与储能电池的智能匹配算法,可实现极端天气下的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5%以上,解决了水上基础设施的能源补给难题;智能调度系统基于5G+北斗定位技术,可实现多机协同作业的毫秒级响应,保障了低空飞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而宁德时代作为战略投资方,不仅提供高安全、高续航的电池支持,更在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方面与峰飞深度绑定,形成“新能源+低空交通”的产业协同效应。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既降低了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的成本,更加速了方案的商业化落地进程,为行业树立了生态共建的标杆。

从行业发展维度看,峰飞“海空一体”方案的发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47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以及众多江河湖泊,这些“蓝色国土”资源此前在低空经济中未被充分开发。该方案的落地,彻底激活了这一巨大潜力,推动低空经济从“陆地依赖”转向“陆海空协同”,为沿海沿江城市群、内陆水域城市提供了可快速复制的发展模式。从政策层面看,该方案精准契合“十五五”规划中“推动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低空飞行开放范围”的导向,其模块化、可移动的特点,可快速响应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加速低空经济从试点示范到规模化应用的转型。

展望未来,随着方案的持续推广,低空经济的产业生态将迎来深刻变革。预计未来3-5年,随着空域管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水上机场运维标准的建立,该方案有望在能源运维、应急救援、通勤交通等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eVTOL制造、电池供应,到智能调度系统研发、文旅服务运营,形成千亿级的产业生态。数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水域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其中海洋能源运维、应急救援、高频通勤三大场景将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当然,方案的大规模推广仍面临一些挑战:空域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以适配“水域+低空”的协同作业需求;水上机场的抗风浪能力、极端天气适应性需在不同水域场景中持续优化;多机协同的安全规范与行业标准尚未完全建立。但这些挑战并非不可逾越,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行业主体的协同发力以及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相关瓶颈将逐步破解。

总体而言,峰飞航空“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的发布,不仅以创新技术解决了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痛点,更以可落地、可复制的模式,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在新能源产业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下,该方案有望引领中国低空经济迈入“陆海空一体化”的新阶段,为我国未来交通体系的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作为全球首个海空一体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它也为全球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在低空交通领域的创新实力与产业优势。随着更多企业参与到低空经济的生态共建中,一个更加高效、绿色、智能的立体交通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推荐
倒下的新势力们又起来了
汽车门
母公司附庸vs独立供应商:毫末智行的两难定位及其致命后果
百姓评车
20年逆袭!华辂奖从“自家人唠嗑”到中外车企抢破头
星车E圈
文化赋能硬核实力 坦克品牌成2025广州车展焦点
車言道
【汽车人】俄媒连番“吐槽”中国车,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汽车人传媒
2025年以广州车展收官战,电动智能化主角登场!
车轱辘
15万级纯电王炸 领克Z20曜红版上新 定义国民精致SUV新高度
汽车消费网20万的车,85%选了顶配,比亚迪“刀法”精准?老方法突然不灵了
李建红-小李车评买车还要车企做培训?长城魏建军再出“高论”,网友回应特扎心
李建红-小李车评
车多充电就贵了?国家电网刚发动态,数字非常吓人,还提到了蔚来
李建红-小李车评
北京越野未来原型车ELMT Max征名 赢BJ40探险家一年使用权
一点车视
吉利亮相COP30, 以全链路低碳实践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一点车视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