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越野车,但对于北汽,我始终爱不起来。不是说它的产品不行,只是不符合我的审美。
老炮们总喜欢炫耀,在坦克300尚未横空出世的年代,北汽如何厉害。没错,当时BJ40在细分市场是有很高认知壁垒的,主要是因为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这些硬核配置。
回过头看那个年代,中国硬派越野市场简直就是两极分化的典型:一边是牧马人、普拉多、奔驰G级,它们当然好,但动辄40、50万甚至上百万的售价,对大多数怀揣越野梦的年轻人来说遥不可及;另一边是北汽212、哈弗H5(老款工具车属性),这些车便宜,能跑烂路,但太糙了,开出去只有土味,没有所谓的“范儿”。
15万-20万区间,竟然没有一款长得像样、玩得起来的硬派越野车?
然后,BJ40出现了。

虽然一开始就被吐槽油耗高、内饰糙,但它“平权”啊,什么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可拆卸车顶与防滚架......一系列越级配置给下来,BJ40用不到牧马人一半的价格提供了牧马人80%的乐趣和改装潜力,大家对“中国版牧马人”的所有视觉幻想基本得到满足了。
再加上《战狼2》里吴京那一脚油门,这款车的精神溢价直接拉满。一夜之间,BJ40从一款小众的越野车变成了“硬汉”、“爱国”、“热血”的符号。
现在想想,那时候消费者对北汽是真宽容啊:悬架硬得像板砖?正常!风噪大像漏风?硬派嘛!
“唯一性”带来的垄断红利,让北汽舒舒服服地躺赢了好几年。当然,后来BJ40的风评变成了“工业垃圾”,坦克300出现之后,BJ40很快就跌落神坛了。
不过有一说一,新款全新BJ40展现了老牌大厂的底蕴,如果你开过上一代BJ40,再开这一代,会明显感觉到转向手感的细腻度、底盘滤震的高级感有了质的飞跃。
北汽想转型,只是步子有点踉跄,看看新出的BJ60,还有刚上市不久的BJ30,北汽在拼命往车里塞“冰箱彩电大沙发”,试图给越野车贴家用标签。
逻辑上没毛病,坦克500证明了这条路走得通,但问题在于,消费者觉得违和,这是历史包袱决定的:BJ60的核心卖点是什么?非承载式车身+四轮独立悬挂,北汽想讲的故事是“我既有硬派越野的底子又有城市SUV的舒适”,但在物理学面前,故事很难讲圆。
带大梁的车身结构决定了它自重极大、重心极高,想把这样一台车的滤震和侧倾控制做到像理想L7、丰田汉兰达那样,在工程上是极难的挑战。

为了舒适,BJ60强行取消硬派越野标志性的整体桥后悬挂,改用独立悬挂。悬挂行程变短了,极限通过能力打折,硬核玩家就会嫌它“软”。
同时,家庭用户又会嫌它“糙”,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只需要跑铺装路面的奶爸来说,大梁带来的那一点点多余的震动和较高的油耗(即便有轻混/增程),都是没必要的负担。
BJ60上市时,心里想的对手可能是坦克500,但这个价位的备选清单其实还有理想。消费者会对比:草原一年可能就去一次,送娃上班是天天都要的......这时候,理想的智能化座舱、冰箱彩电、静谧性就对BJ60构成了实质性的降维打击。
BJ60虽然也堆了配置,但在车机流畅度、内饰精致感的营造上顶多是所谓的“装修水平”,直男味太冲,缺乏新势力那种情绪价值。
至于坦克系列,300完成了品牌势能的原始积累,形成了“越野=坦克”的强认知,BJ60在品牌号召力上处于弱势,没有强大的品牌光环支撑,高配置就很容易被解读为“堆料”而不是“豪华”。
市场并不排斥大沙发,也不排斥越野车,但对于北汽造的带大梁的试图很舒适的家用车,目前的整体心态是“这也是你能干的活儿?先观察观察再说”。
可惜吗?挺可惜的,但不如极狐。
在媒体圈,极狐是个公认的惋惜型品牌,单论技术储备,极狐甚至有点过度“冗余”:
麦格纳(Magna)代工的底盘——这可是奔驰G级、宝马5系的御用制造商;
华为的ADS智驾系统——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再看看极狐阿尔法S/T系列的白车身扭转刚度,动不动就飙到50000Nm/deg以上,这数据甚至硬过不少百万级豪车,简直是在用造坦克的思路造民用车。

插个题外话,很多人听到“代工”俩字就觉得低端,但麦格纳是例外,它在奥地利的格拉茨工厂,是大G的唯一产地,宝马5系、捷豹I-PACE也是在那里诞生的。
极狐和麦格纳合资在镇江建厂,导入了麦格纳完整的MAFACT生产体系——说明极狐的车身冲压精度、焊接工艺、底盘调校标准直接对齐德系豪华品牌。
你去开极狐阿尔法S或T,关门时厚重的闷响或者过减速带时底盘只有声没有震的质感,就是麦格纳给的。在同价位国产车里,这几乎是独一份的体验。
至于“含华量”,极狐一度是天花板,阿尔法S HI版原本就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
这就是最令人唏嘘的地方。
奔驰G级的制造标准+布加迪级的车身刚度+华为顶级的智驾大脑,这三样东西加在一起,按照常理应该是辆神车,定价50万都不为过。
为什么?因为消费者看不见车身刚度、摸不到麦格纳底盘、听不懂麦格纳体系,他们看见的是极狐早期平庸的外观设计、不够豪华的内饰用料和“北汽”这个略显老旧的品牌前缀。
极狐最大的问题在于典型的“工程师思维陷阱”:我造了一辆好车,你们为什么不买?

把北汽和极狐放在一起看,北汽集团的症结就出来了。
北汽有什么?BJ40、BJ60这样极其强悍的机械素质和硬派车身结构,遍布中国几百个城市、深扎二三四线乃至县城的庞大经销商网络,但北汽缺“电感”和“智感”,你看现在的BJ60增程版,虽然也在努力做混动,但智能化水平、智驾能力依然停留在传统燃油车的改良阶段。
极狐有什么?北汽蓝谷(BJEV)顶尖的三电技术,比如800V高压平台、麦格纳调校的灵韵底盘以及与华为深度合作的ADS高阶智驾代码。
如果把极狐的华为ADS 2.0智驾系统和800V超充技术移植到BJ60身上,能像坦克一样翻山越岭又能像问界一样自动驾驶......是不是好像就有点爆款的味了?这是豹5、豹8正在做的事情,方程豹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比亚迪把DMO混动平台和云辇-P无缝融合了。
北汽明明比比亚迪更早拥有这些技术,却眼睁睁看着对手把“智能越野”这个赛道给占了。
道理谁都懂,为什么不执行?

在北汽集团内部,北京汽车(主要是股份公司)和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技术下放算谁的研发成本?渠道共享算谁的销售业绩?如果BJ60用了极狐的技术卖火了,极狐团队能分到奖金吗?......
1+1<2 ,所以我们看到了现在的局面。
江湖车评:
北汽集团手里真不缺好牌,无论是BJ系列的品牌积淀,还是极狐在制造工艺与智能化上的技术冗余,都是许多新势力梦寐以求的,但资产不整合,永远是负债。
在吉利已经完成了全品牌技术架构打通、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横扫市场的今天,北汽集团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新车发布会,而是一次体系化重构。
只能说,留给北汽集团的时间窗口正快速收窄。
相关车系
推荐
“王悟空说车”侵权比亚迪案判决 支付赔偿款等共计 31.38 万元
汽车头条
星途ES7 GT首发,猎装车竞争极氪001,20多万有戏吗?
车动态
大五座增程SUV,埃安i60上市,限时焕新价10.48万起
车评社
现代Crater概念车亮相,赛博朋克风,并不计划量产
车动态
大众全尺寸SUV也要来了!
汽车消费网
大众汽车“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提速,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My车轱辘
皮卡新境:长城炮以全场景实力开启梦想征程
新车新技术GT
聚焦2025广州车展:传统豪强压力上来了,问界M8黑马潜质已显露
汽车网评鸿蒙智行首款旗舰MPV要来了!智界品牌打造,大卖稳了?
优视汽车
腾势N8L、腾势D9领衔,腾势汽车全明星阵容重磅亮相广州车展
电动邦
油车也有高速NOA:一汽-大众如何让燃油车告别技术焦虑?
汽车天涯012025广州车展:星纪元 ES7 GT 首发,猎装性能新标杆来袭
EV视界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