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改革成效初显,上汽Q1业绩回暖
2025-04-30 19:47 3212次阅读

青橙汽车

青橙汽车是一家专业汽车产经**平台,设有行业、人物、车云、专栏等7大板块、20余项栏目,汇集多名资深媒体,汽车、财经领域专家,以专业独到的视角,洞察汽车市场最新动向,深度解读行业现状。

4月29日晚,上汽集团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与2025年Q1业绩。这两份报告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上汽集团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从低谷艰难爬坡、逐步企稳回升的奋进历程。


首先来看上汽集团2024年整体业绩。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6275.9亿元,与2023年7447亿元相比减少15.7%;归母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减少88%。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上汽集团给出的解释是“2024年整车销量同比下降,并且受价格战等影响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集团整车批售401.3 万辆,与2023年相比减少超100万辆,同比下降超20%。

此外,还有市场价格战硝烟弥漫极大压缩了利润空间,以及合营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投资收益,多重压力交织使得上汽集团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不过,面对如此困局上汽集团并非坐以待毙,而是主动出击,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更是将改革阶段性胜利体现在2025年Q1财报里。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08.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长11.4%。在行业整体利润有所下滑的背景下,上汽集团实现逆势增长,这无疑是对其前期改革最好的回馈。

而业绩回暖的背后是其出色的市场表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累计销售94.5万辆,与去年同期的83.4万辆相比增长13.27%。其中,3月整车销量近38.6万辆,不仅环比上月增长超30%,更是一举夺回国内单月“销冠”的宝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汽集团一季度的销量里以上汽乘用车为主的自主品牌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销量同比增长28.4%,达到60.1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63.6%,而这主要得益于其“刀刃向内”的改革措施。

据了解,自去年年中上汽集团便启动大刀阔斧地改革,在内部管理上推动荣威与飞凡品牌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品牌矩阵。而在去年年末,上汽集团将荣威、MG、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等五大板块整合为统一的“大乘用车板块”,成立执管会统筹决策,打破原有品牌间的独立运作模式,形成“研产销一体化”的超级平台。


随着“大乘用车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打破了传统车企内部各部门间的“壁垒”。如此一来,各部门、各品牌之间沟通协作更加顺畅,资源得以高效配置,组织效率大幅提升,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也能做出更为迅速的反应。

在合资板块,上汽大众和上汽奥迪加快燃油车智能化升级步伐,紧跟市场智能化趋势,不断推出新车型,提升品牌市场声量;而上汽通用别克也在今年上海车展前夕推出了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夯实深耕中国的决心。

除此之外,上汽集团还加快了在智能化赛道的布局,与华为联合发布鸿蒙智行第五品牌“SAIC尚界”。据介绍,“SAIC尚界”将融合华为智能座舱、智驾技术与上汽制造能力,旨在通过高性价比与科技感抢占市场份额。

据悉,SAIC尚界首款车型预计20万级,计划2025年秋季上市。对此,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预言其销量将“大爆”,而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则强调“躬身入局,拿出最好资源”。


而在海外市场,在今年上海车展首日,上汽集团发布了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的组合战略。在该战略下,未来3年上汽集团依托自身深厚的电动智能网联技术积累,将打造包括SUV、轿车、MPV、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搭载全新HEV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将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固态电池等颠覆性技术也将实现落地应用。

显然,从资源优化到技术突围,从品牌梳理到积极推动合作,从国内排阵到海外布局,可以看出上汽集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并取得初步成效。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策略的有效实施,上汽集团有望在后续的发展中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实现新的突破与跨越。

# 行业解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