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岂能“坐以待毙”?比亚迪唐DM-i再度革新“性价比”
2025-09-19 14:49 2650次阅读

好车推荐官

适合你的,才是好车。好车推荐官,做你身边的选车购车高参。

面对持续加剧的市场竞争,比亚迪再度出招。

9月16日,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正式上市,新车推出三款车型,售价区间17.98万至19.98万元。叠加限时优惠,置换后起售价可低至16.98万元;此前的115km尊贵版则进一步下探至15.98万元起。

这意味着,在20万元以内的7座新能源SUV市场,比亚迪的产品阵容进一步丰富,产品力与性价比也得到了提升。

过去几年,比亚迪通过“荣耀版”“冠军版”频繁刷新了同级价格下限,牢牢占据销量优势。但今年以来,比亚迪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在继续维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更注重通过配置与技术来提升产品力,从单纯追求低价,逐渐转向“往上走”。

唐DM-i再升级:尺寸续航加长、配置更高

与今年2月上市的115km版相比,此次175km长续航版在尺寸和动力表现上都有明显变化。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05×1950×1725mm,轴距为2820mm,车长比上一版本增加35mm。

续航表现是本次升级的核心。新款车型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由115km提升至175km,电池容量增至26.6kWh,直流快充功率提升至53kW。在常温环境下,从电量30%充至80%仅需约20分钟。这意味着,即便没有家用充电桩,用户也只需每周外出补能一次,整个过程加上停车插拔充电枪的时间,也能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既方便又能有效降低日常用车成本。

车内细节同样有不少改动。新车采用怀挡式设计,中控台区域因此释放出杯架空间。中高配车型新增6.9L车载冷暖冰箱,温控范围-6℃至50℃,可容纳6瓶饮料,并支持停车后最长12小时延时供电。同时,新车还新增了霞绯红内饰配色。

在底盘和操控方面,新车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它能根据行驶场景在“软”与“硬”之间切换,可在颠簸路面有效过滤震动,在过弯、加速或制动时,则采用低频大阻尼策略提升支撑性。

后续,新车还将通过OTA升级加入道路预瞄和iCCT舒适控制功能,实现对前方路况的提前感知和悬架预调节,进一步优化乘坐体验。

安全配置方面也有所补强。新车全系标配DMS驾驶员疲劳监测和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其中,TBC系统可在最高190km/h车速下爆胎时及时介入,协调底盘与制动系统稳定车身姿态,降低失控风险。

比亚迪渴望摆脱“低价漩涡”

不同于此前“998”“798”秦系列带来的价格震撼,近期比亚迪在产品布局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执着于市场最低价,而是通过技术和配置优势来保持竞争力。如果细看配置,比亚迪依旧维持着鲜明的性价比优势。

以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的顶配车型为例,其搭载了“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系统(DiPilot 300),功能覆盖高速领航辅助(HNOA)和城市领航辅助(CNOA),能够完成自动上下匝道、红绿灯识别以及无车道线道路通行等复杂场景。

在20万元以内的同级车型中,能够提供这些功能与配置的车型寥寥无几,这无疑降低了高阶驾驶辅助的门槛。

智能座舱同样保持体验上的领先。新车全系标配的DiLink 100高阶版,搭载6nm制程的D100芯片,支持全车智能语音交互、手车互联、无麦K歌、3D控车等功能,让智能体验延伸至更多细节。

在机械素质方面,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与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均为全系标配。两者通过软硬件协同,兼顾安全性与驾乘舒适感,让唐DM-i的操控表现也更加出色。

更重要的是,这些配置不仅应用在唐DM-i上,也逐渐下放到更多价格更低的比亚迪车型上,包括部分10万级产品。可以看出,比亚迪正在通过技术普及来摆脱市场的“低价漩涡”,以更高的整体品质来定义市场标准。

写在最后:

唐DM-i 175km长续航版的推出,折射出比亚迪战略层面的变化。

过去,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优势和规模化效应,在成本控制上建立了绝对壁垒,从而能频繁以极具杀伤力的价格策略搅动市场。

如今,比亚迪并未放弃性价比,但其竞争优势正逐渐从“低价”转向“体系化升级”。在驾驶辅助、智能座舱、底盘系统、安全防护等多个维度,比亚迪正通过自研技术的普及,把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功能下放到20万元以内的细分市场。

这种转型也体现出比亚迪对于未来市场竞争逻辑的判断。当价格走向极限,只有通过更完善的产品体系、更全面的技术普及,才能真正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和长期竞争力的巩固。

# 新车上市 # 比亚迪 # 开沃D10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