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对辅助驾驶监管的收紧,随着强制法规的到来,更加接近靴子落地。
计划在2027年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规”)于9月17号公开征求意见。两天后,小米因为L2辅助驾驶极端场景应对不足,紧急召回11.6万辆SU7标准版.....成为第一个因为辅助驾驶大规模召回的车企。
监管收紧不再只是信号,这份史上最严的强制标准,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将是地震级。“前面关于智驾的法规都是对单个系统的技术要求,比如AEB、FCW这些,这次‘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核心是‘组合’,上升到了对整车的要求,所有相关的技术参数都要满足国标。”
一位主流车企的智驾工程师指出,车企需要对照新规的要求,审视自己的技术路线和方案。
“有了标准之后,就不会出现所有人都说自己是‘第一梯队’。智驾会加速向头部集中。”有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在内的多家企业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其中,新规中关于实验场景的设定,有不少是特斯拉提出的,“因为它有完整的数据证据”上述知情人士说道。
乱吹激光雷达的,可以闭嘴了?
在宣布召回SU7标准版的当天,小米宣布新的OTA大版本将在SU7全系上陆续推送。其中提到了,新增“动态车速”功能,支持在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状态下,调整雨天、夜间等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车速。
回顾今年4月份小米智驾事故的车祸现场,当时的现场情况集合了夜间,道路施工,对向改道的场景。小米官方在事后回应称,未搭载激光雷达的SU7标准版,AEB无法响应锥桶、水马等障碍物。
在新规设定的一些道路测试中,也还原了不少纯视觉方案的地狱场景。比如,夜间施工、日间大雾、光线昏暗的隧道内停放了静止的故障车等高难度场景。新规要求,测试车辆在开启智驾状态下,要能及时减速并作出避免碰撞的动作。
理论上,探测距离更长的激光雷达在极限场景下更有优势,但激光雷达并不是L2的必选项,这一点,特斯拉和小鹏这类头部智驾玩家已经可以证明。
除了及时识别障碍物并减速外,新规对开启智驾状态下的车速有了明确要求:不能高于道路限速的默认偏移量。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加强了对驾驶者的监管。除了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这一基础交通法规外,新规要求车企的DMS(驾驶员监控系统)策略,要同时监控驾驶员的手和眼,如果手离开方向盘或者眼睛离开前方,智驾系统要发出声音、光学警告。如果警告无效,系统需要让车辆靠边停车。最重要的是,DMS不可以被人为关闭。
要知道,目前很多车型的DMS功能形同虚设,要么可以在摄像头上做遮挡来规避检测,要么允许用户禁用。而且,过去很长时间,车企会用“L2+”甚至“L2.99”等文字游戏来凸显自己的智驾水平,这就导致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很难厘清。
一旦对驾驶者的监管成为强制要求,L2将从法规上与“辅助”一词牢牢焊死。“L2就应该照着L2的规则玩儿,毕竟没有哪家车企真的去承担责任。”
“非主流”的智驾系统不能买了
“新规一出,业内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自研智驾基本没戏了。”一位主流车企的智驾工程师艾瑞克(化名)指出,新规开始实施后,所有的新车必须满足;现有的存量车型一般会给一到两年的过渡时间。“这就考验车企现有的智驾系统,要么在上面打补丁,要么切换为新的。后者不管是时间还是资金上,成本都巨高,显然不现实。”
艾瑞克认为,这就导向了一个结果,自研实力不够的车企,争抢头部供应商。随之而来的是,二流三流的智驾玩家,加速淘汰。“同样是打补丁,一段式的端到端就比两段式或者多段式的好处理。”艾瑞克补充,头部玩家可以在不做修复的情况下通过法规。
目前,除了华为和新势力自研智驾系统外,其他车企基本上选择与头部供应商合作开发。车企的智驾系统,也从上一个平台主流的Mobileye方案,切换到了英伟达或者其他国产芯片的方案。
维护两个平台,对车企来说本来就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随着新规的推出,合规要求变高,系统的维护成本也会继续走高。这种情况下,众多老车主可能会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出自上一代智驾平台的车型,无法再有新功能更新。
可以预见的是,在新规实施后,智驾的平均线将被拉高。当“人无我有”变成“人人都有”后,智驾还能否成为理想、小鹏等车企主打的技术标签,就要打个问号了。
小米SU7的召回也侧面印证了,随着对OTA的收紧,涉及到ADAS的OTA只会更加严格。想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来解决产品缺陷的路径,已经被堵上了。
当智驾即将成为像排放一样的强制标准,意味着,消费者在选车的过程中,也要看智驾系统有没有主流玩家作背书。就好比在传统的燃油车时代,“十佳发动机”某种程度上是性能和可靠性的保障。
相关车系
推荐
荣威M7 DMH质保政策解读 以五大件终身质保+零自燃保障
AUTO攻略比克电池以“真安全+超经济”双引擎驱动,亮相摩博会
汽车大观追觅汽车首车官图,对标布加迪,所以谁会买?
车动态地平线为什么要杀入Robotaxi?
智驾网岚图之后又出重磅:猛士成立新公司,东风双高端品牌“内部比武”
车壹条荣威M7 DMH售8.58万起,B级插混,显然是卖低了
车动态仰望U8L鼎世版,从产品标杆到市场引领的进化
My车轱辘破局合资转型三道关,上汽通用薛海涛:别克至境“闯”出来了
车壹条2025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 SUV城市越野试驾之旅济南站启幕
车市观察广汽牵手华为造“启境”, 合力打造中国新高端品牌
爱车兵团小米SU7召回11.7万辆车,和智驾有关,还能买吗?
车动态一周狂揽20亿美金,蔚来等待“盈利”翻盘
扉旅汽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