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好走不送!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股份,注定各走各路?
2025-09-22 17:37 1324次阅读

功夫汽车

汽车类头部新媒体,新榜排名前30强;各大平台优质原创内容提供商;媒体大咖聚集的汽车传播机构。

尽管早有耳闻,真正发生的时候依然令人惊讶。9月21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言人亲自证实,巴菲特已经清仓了所有比亚迪股份。

比亚迪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了这一事件,他表示伯克希尔从2022年8月就开始陆续减持比亚迪股票,去年6月的持股就已经在5%以下。此外,李云飞还感谢了伯克希尔过去17年的投资和帮助。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17年,回报率高达惊人的3890%,在投资史上都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为什么巴菲特最终还是清仓了比亚迪?今后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何去何从?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珠联璧合,十七载共携手

这次巴菲特撤资,关于比亚迪这笔投资的老黄历,又被撤了出来。

有人提,比亚迪的伯乐应该是查理·芒格。因为巴菲特对电动汽车并不感兴趣,甚至连特斯拉都没投。之所以愿意投比亚迪,完全是芒格的力荐。就像一些人说周杰伦的伯乐是杨峻荣一样,因为后者的坚持才打动了吴宗宪。

这种说法其实毫无道理,巴菲特和吴宗宪作为最终掏钱的人,起的作用无疑是决定性的。而伯克希尔与比亚迪的这次合作,真的堪称珠联璧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比亚迪的股价也大受影响。作为一家并不怎么赚钱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比亚迪的商业模式大受质疑。

这个时候巴菲特出手,斥资18亿港元认购了比亚迪2.25亿股H股股份,为当时危机中的比亚迪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同时也稳定了投资者的情绪,让市场看到了比亚迪的潜力。可以说没有巴菲特,比亚迪的成功之路可能要艰难很多。

正是有了这一次操盘,比亚迪保持了每年至少40%的研发投入占比,作为一家做产品的公司,却能够像科技企业一样维持研发高投入,最终催生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技术、e平台3.0等一系列创新成果。

其实看看时间线,2020年刀片电池出现,2021年DM-i超级混动和 e平台3.0车型相继上市,都与巴菲特的这次投资强相关。这三样核心技术但凡推迟个两三年,不仅比亚迪的发展会受影响,甚至可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格局都会大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说,巴菲特的操盘对得起他“股神”的评价,比亚迪也对得起这份信任,属实是双向奔赴。

(2)巴菲特离开,理念不同

17年来,双方合作得这么好,为什么巴菲特这次选择“离开”呢?其实核心原因还是理念不同。

提起巴菲特,很多人会津津乐道他的投资案例。比如1988年开始买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赶上了这家巨头的国际大扩张;2002年买入大量亚马逊公司债券,2016年又重仓了苹果。

但从最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巴菲特已经越来越保守,加速增持西方石油、日本商社等传统能源及高股息资产就是证明。

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显然不是好的选择,新能源汽车行业拥有大量的不确定性。纵使比亚迪当前处于领先地位,也未必能保证未来一直拥有超然地位。

另一方面,比亚迪显然属于长期主义斗士。在今年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王传福一度哽咽,表示 “我只有一家企业,就是比亚迪,我没有别的企业”。还表示比亚迪没有资本玩家,没有母公司,自己就是最大的责任人。

这么多年来,王传福也不是没机会搞投资、做副业、抓“风口”,但他都没有这样做,而是坚持长期主义,坚持用技术创新去改变世界。这样的理念保证了比亚迪的技术会不断进步,同时也要承受行业变动带来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偏偏是巴菲特们不愿意冒的。

另外一个不可忽略的点,可能是地缘政治。从今年开始,比亚迪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海外,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抵制。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限制使用中国电池组件的车企享受补贴,欧洲也开启了反补贴调查,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比亚迪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比亚迪注定是要披荆斩棘的,而巴菲特的部分投资,可能正是这些要斩断的荆棘。

(3)东西方商业模式博弈正式开始?

最令巴菲特如鲠在喉的,可能还是中西方商业模式的博弈,这一点从比亚迪、特斯拉这两家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动作就能看出来。

2025年,是特斯拉动作非常大的一年,推出了两款新车。

一款已经与大家见面,就是33.9万元起的Model Y L。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款车就是Model Y的加长版,主要就是做了拉长,三电系统和核心技术都没有变化。

此外,特斯拉还要推出一款廉价版Model Y,取消了前脸贯穿式灯带,全景天幕玻璃被普通硬车顶取代,座椅材质采用了 “布艺拼接” 的织物材质。

很显然,如今的特斯拉更愿意“缝缝补补”。

那比亚迪做了什么事呢?通过电池材料创新与充电架构重构,实现了1.2MW超充功率的兆瓦闪充技术,10 分钟补能600公里续航;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阶段,原型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计划2027年示范装车;仰望U9打破了全球超跑极速纪录,496km/h的时速甚至快过飞机起飞。此外,比亚迪宣布为全自动泊车“无限兜底”。

很显然,这两家企业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特斯拉在取得领先后,更多是靠着品牌优势“收割”市场,而比亚迪则倾向于再次突破、一直突破。

或许这也是巴菲特最“不解”的部分,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企的比亚迪“不会赚钱”,反倒要一直冲击更难的部分,没有西方企业的“直截了当”。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对于苹果、特斯拉们来说司空见惯的事,或许比亚迪就是做不到。

究竟是比亚迪这样不断进步的企业取得优势,还是特斯拉这样擅长给消费者“心理按摩”的企业笑到最后,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4)功夫拍案

有人说,巴菲特离开是迟早的事,比亚迪这种核心资产,不应该被美国人染指。个人不认同这种说法,事实上巴菲特的入局对比亚迪的帮助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帮助比亚迪扛过了最艰难的时期,间接推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但从另外的角度,如今的比亚迪确实已经不适合巴菲特。虽然两者同样信奉长期主义,但比亚迪的目光明显更加长远,甚至远没有像苹果、特斯拉一样停下来“收割”的迹象。

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要走,只能走好不送了,大家觉得呢?

# 比亚迪 # 特斯拉 #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