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国庆车市观察:车价触底?七品牌促销力度收缩!
2025-10-08 09:33 1373次阅读

百姓评车

**最早的汽车新媒体之一,最接地气的汽车媒体集群!

金九银十素来是国内汽车市场公认的销售黄金窗口期,而国庆长假作为三季度与四季度的衔接节点,更是车企、经销商集中发力促销、冲刺季度及年度销量目标的关键契机。不过,与这一传统旺季的市场预期不同,今年国庆期间的国内车市,却呈现出显著区别于往年的独特景象。

车企与经销商的促销力度大幅收缩,以往长假期间常见的“多轮政策叠加优惠”“大额现金让利”“限时置换补贴加码”等引流策略明显减少;在终端销售场景中,多数主流汽车品牌的实际额外优惠幅度仅维持在2000-3000元区间,部分热门车型甚至仅提供基础保养礼包等非现金福利。在此背景下,“当前汽车终端价格已触及阶段性低位、进一步降价空间有限”的判断,正逐渐成为行业内从主机厂到经销商的普遍共识。

七品牌官宣促销,实际优惠缩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5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一汽奥迪、上汽大众7个汽车品牌,先后官宣了国庆专属促销政策,促销截止时间多集中在10月8日至10月12日之间。从政策内容来看,涵盖现金补贴、置换补贴、定金抵扣尾款、低息金融方案、限时特价车及积分赠送等常见形式,部分品牌甚至打出“综合优惠数万元”的宣传,但消费者实际能享受到的“国庆专属福利”却十分有限。

一汽奥迪销售人员向《百姓评车》透露,品牌当前以厂商直接让利为主,经销商会在此基础上叠加优惠,但国庆期间的额外优惠仅两三千元。以奥迪A5L为例,其官方指导价23.98万元起,国庆期间综合优惠至高1.24万元,但“节前店里就已经卖到19万多,现在价格没变”。值得注意的是,奥迪与华为合作的车型因采用定价销售模式,全程未参与国庆促销。

广汽丰田的促销情况类似,品牌宣称国庆限时至高优惠5.1万元,但日常4S店已有3万元基础优惠,且到店后仍有谈判空间。若消费者不选择置换,国庆专属优惠实际至高仅3000元。即便是未官宣促销的品牌,优惠力度也未超出预期,如岚图汽车虽未发布国庆活动,但到店咨询可享“2000元抵5000元”优惠,折算后额外让利仅3000元。

在7个官宣品牌中,理想汽车的优惠力度相对突出,其智能焕新版L系列推出“限时置换补贴1.5万元+1.99%金融年费率”的组合政策,但对比往年国庆部分品牌“直降1万元+高额置换补贴”的力度,仍显保守。

车价触底,国庆促销无空间

“现在车价已经降到冰点,根本没有额外降价的空间了。”一汽奥迪销售人员的这句话,道出了今年国庆车市促销力度收缩的核心原因。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昊指出,近年来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激烈,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价格均已处于历史低位,车企与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难以再推出大规模让利活动。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近几年汽车行业利润率呈持续下滑态势,2025年1-8月行业利润率仅4.5%,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从企业盈利情况来看,2025年上半年16家披露销量的乘用车上市公司中,5家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境;单车盈利超过1万元的仅有赛力斯和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华晨中国的单车盈利虽超过5000元,但较往年也有不同程度下滑。

“节前大量新车上市时,我们已经通过‘变相降价’吸引了一波客户。”上汽大众经销商表示,今年9月多款新车集中发布,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已通过“新车上市优惠”“老款清库折扣”等方式提前释放优惠,国庆期间再无额外让利空间。同时,该经销商提到,当前汽车销售透明度极高,品牌优惠贯穿全年,“每个月都有政策,三天两头搞活动,从年初到现在,大众车型的价格波动幅度很小”,消费者无需依赖国庆节点购车。

经销商的盈利压力,进一步限制了国庆促销力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上半年仅30.3%的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52.6%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盈利经销商占比仅29.9%;更严峻的是,新车对经销商的毛利贡献为-22.3%,新车亏损持续加剧,74.4%的经销商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其中43.6%的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超过15%。“现在卖车都是亏本的,全靠厂家返利支撑。”某上汽大众经销商坦言,即便是规模较大的经销商,也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国庆促销。

尽管国庆车市“热度不足”,但行业人士预测,年底促销力度有望回升。一汽奥迪销售人员透露,经销商更倾向于将资源集中到年底冲销量阶段,“年底为了完成厂家任务、拿到更高返利,会拿出更多促销资金,优惠力度大概率比国庆大”。

从经销商生存现状来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9月30日发文指出,当前经销商面临客流增长乏力、价格倒挂持续、盈利能力下滑三重压力——自然进店量下滑、线上线索转化率低导致客流不足;旧款车型滞销加剧价格倒挂,进一步紧张资金链;叠加房租、人工等刚性经营成本,经销商亟需通过年底促销“走量止损”,这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潜在购车机会。

不同的消费者,买车要做不同选择

若近期有明确用车需求,如春节前用车、旧车置换,无需过度等待年底促销,可重点关注有现车的车型,避免因“等优惠”耽误用车。选购时需注意三点:一是详细核算“综合优惠”与“实际优惠”,部分品牌宣传的“综合优惠”包含置换补贴、金融贴息等,若不满足置换条件或选择全款购车,实际优惠会大幅减少;二是优先选择“厂家直接让利”的车型,这类优惠通常不附加额外条件,且价格透明度高;三是与经销商协商“附加权益”,如免费保养、原厂装潢、延长质保等,间接提升购车性价比。

若暂无紧急用车需求,可将购车时间推迟至12月中下旬,此时经销商为冲销量,大概率会推出更大力度的优惠,尤其是旧款车型、库存周期较长的车型,可能出现“大幅降价+高额补贴”的组合政策。但需注意,清库车型可能存在配置单一、颜色可选范围小等问题,购车前需确认车辆生产日期、售后保障等关键信息,确保车辆品质无问题。

对于计划购买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需重点关注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截止时间,避免因政策变动增加购车成本。同时,当前新能源车型迭代速度快,部分品牌可能在年底推出改款车型,老款车型的清库优惠会更具吸引力,但需权衡“价格优惠”与“新功能升级”——若对智能驾驶、续航里程等新功能需求不高,老款车型性价比更高;若追求最新技术,可等待改款车型上市后,再对比老款清库价与新款指导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案。

百姓评车

今年国庆车市相较于往年旺季的“热闹喧嚣”更显低调,这种市场表现并非偶然,其本质是历经前期行业价格战、上游成本(如芯片、电池原材料)压力传导后的利润空间持续收缩,叠加终端车价经过多轮下调已逐步触底,行业整体从过去“以价换量、抢占份额”的激进扩张策略,转向“保利润、稳经营、优结构”的理性回归。无论是主机厂对促销政策的收紧,还是经销商对让利幅度的克制,本质上都是行业在利润承压下对经营节奏的主动调整。对消费者而言,购车无需盲目追逐节日促销,而是应结合自身需求、车型优惠力度及经销商盈利节奏,选择最合适的购车时机,才能真正买到性价比高的车型。

# 行业解读 # 大众 # 奥迪 # 奥迪A5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