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国庆出行变革:“人车分离”成新潮流,车拉车汽车托运平台脱颖而出
2025-10-11 17:06 4303次阅读

汽车网评.

车联网共享平台,为公众挖掘有料、有趣的汽车**。

国庆期间,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出行专题报道,聚焦汽车托运行业热度变化。上海车主袁先生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出行选择:“把车从上海托运到成都花了 1900 元,省下三天时间跑 318 进藏,效率高多了。”

该报道显示,作为 2024 年散车汽车托运品牌榜榜首企业,车拉车上海门店负责人在接受节目采访时披露了关键运营数据:自 9 月中旬起,从上海出发的汽车托运订单量已突破 1200 单;从 9 月至 10 月的整体订单数据来看,同比去年增长达 60%。报道同时提及,车拉车打造的 “平台 + 服务” 模式,在此次国庆假期的出行场景中得到了较多用户的实际应用,成为支撑订单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品牌硬实力:八年深耕构建全国运力网络,筑牢服务根基

据了解,车拉车成立于2017年,集团注册资金5000 万,是致力于用科技重塑汽车物流行业的全国连锁运车品牌。

以 “互联网 + 大数据” 为核心驱动力,对传统物流运输进行技术革新,通过搭建完整软件产品矩阵、推进多样化智能硬件模块开发,实现车辆数智化运输;同时构建品牌化服务网点、智能化运价体系、SOP 作业标准、360° 安全保障体系四大服务体系,树立行业新标准,为客户提供极速查价、订单可视化、安全无忧的运输服务。

业务涵盖大板运输、小板运输、物流代驾,现在全国 27 个省会级城市设立有运营中心及300余个地级城市设立了线下服务网点,开通全国 11 万条运输线路,累计运输车辆超130万台次。

据介绍,依托 11 万余条全国运车专线及自主研发的云端智能调度系统,车拉车具备 “一台起运、全国通达” 的服务能力。央视报道提及,上述运力配置为车拉车应对国庆订单高峰提供了支撑,保障用户需求处理效率。

车拉车上海门店负责人在央视采访中表示,上海地区消费者对出行便捷性、品质化有较高需求,车拉车的 “快递式运车” 模式与此需求相契合。不同于传统物流 “整车直发、等待周期长” 的模式,车拉车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全国合规运力,用户在 APP 或小程序上传车辆信息后,1 秒钟可获取报价,无需线下办理;同时提供 “上门取车、送车到门” 服务,真正做到“让运车像寄快递一样简单。”

订单新趋势:假期需求聚焦旅游目的地,错峰出行成共识

央视报道从车拉车订单数据中观察到国庆出行消费变化。数据显示,与平日以商务出行、异地车辆交易为主的订单结构不同,国庆期间托运订单的 “旅游导向性” 特征明显:西部方向订单集中于成都、昆明、西安,海滨方向集中于三亚、海口,两大方向订单占比超七成,与全国国庆旅游热门城市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长线路托运需提前规划,今年国庆订单高峰较往年有所提前。” 车拉车上海门店负责人在央视采访中解释,以上海至成都线路为例,大板车运输周期为 5 - 6 天,为满足游客 “落地即自驾” 的需求,多数用户在节前 10 - 12 天下单锁定仓位;返程订单高峰从 10 月 4 日开始显现,预计持续至 10 月 15 日,选择 “错峰托运” 的用户数量增加,此类选择可避开高速返程拥堵,同时享受返程托运价格下调。

不同线路的定价体系更显专业考量,央视报道中提及:北京至上海 1200 公里线路,单价 1.2 - 1.5 元 / 公里,总费用 1440 - 1800 元;西安至酒泉 1500 公里线路,单价 1.6 - 1.8 元 / 公里,总费用 2400 - 2700 元;新疆至拉萨等线路,单价 0.5 - 0.9 元 / 公里,不同定价对应不同用户需求场景。

服务高保障:从签约到交付全程安全感拉满,全流程闭环守护

在央视专题报道中,车主袁先生提及选择车拉车的原因:“从下单到取车,安全保障环节较为完善。” 据介绍,车拉车将安全保障融入服务全流程,具体流程包括:取车时,工作人员绕车拍摄一镜到底的视频及照片,记录内饰、外观、里程数等细节,与用户共同完成电子签约确认;运输途中,每辆车配备实时 GPS 定位,车主可通过 APP或微信小程序查看车辆位置,平台每日更新运输进度;车辆抵达后,待用户现场核验无误后收取尾款,全程可追溯。

此外,车拉车提出 “一单一合同,一车一保险” 承诺,具体条款为:运输过程中出现小刮小蹭,2000 元以内损失当场赔付;发生重大意外,按约定提供车辆买断服务,48 小时内完成理赔对接,该保障措施在央视报道中被提及。

央视报道同时指出,车拉车的服务符合行业政策要求:所有运输车辆均满足交通运输部轿运车标准化规定,配备智能固定装置,单车载运量控制在合规范围。

消费新观念:“时间置换” 成主流,品质出行引领行业变革

车拉车上海门店负责人在央视采访中分析订单增长原因时表示,当前选择托运的用户更注重 节省时间、提升体验,愿意为减少长途驾驶、高速堵车时间支付费用,将相关时间用于旅游、陪伴家人;对家庭用户而言,自有车辆可放置儿童安全座椅、露营装备等物品,在使用便利性上与租车存在差异。央视报道认为,这一消费观念变化可视为 “新出行时代的消费升级信号”。

随着国庆假期结束,车拉车错峰托运订单仍保持一定规模。数据显示,返程托运价格较节前下降 50%,部分游客选择 “人乘飞机返程,车辆托运回家”,该方式可享受错峰机票优惠,同时避免长途驾驶疲劳。车拉车通过标准化服务、全国化运力、智能化调度,在汽车托运行业已形成差异化模式,推动‘人车分离’从少数选择向更多人接受的出行方式转变,为国庆出行提供了多样化解决方案,也为出行方式创新提供了参考。

# 行业解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