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福建省宁德市一辆购买时间仅为一个半月的阿维塔06突然起火。该车起火后,引发周围7辆车相继起火,造成车损但幸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阿维塔06起火”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众多网友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质疑。
10月9日,该事件后续出炉,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调查,这台涉事阿维塔06的起火点出现在副驾驶座椅位置。火灾发生时,电池包的电压、温度、气压均正常,排除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故障等导致起火。可能导致起火的其他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查验中。
官方调查报告出炉后,阿维塔06起火事件也暂告一个段落。但是在这场“虚惊”过后,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科普之路其实还很漫长。
首先,我们来还原一下这一次起火事件的本质
其实从阿维塔06起火事件当事人发布的视频来看,这台阿维塔06在起火初期,火苗是先从副驾位置窜出,并且火焰并未出现喷射现象、火势蔓延速度也并不快。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小科普:如果是电池自燃,那么车辆的起火位置应该是底盘下方,而且锂电池燃烧时的压力巨大,火焰会呈喷射状快速蔓延。
除此之外,笔者还特意查询了10月5日福建宁德的天气状况——该地当日天气晴朗,日间最高气温为32℃。而车辆起火的时间点,也是在10月5日下午13点左右,是一天中最热、最晒的时段。
当车辆处于露天暴晒的环境时,车内温度会快速升高并且远远超过户外温度,这也与APP显示的“车内温度76.5℃”对应。高温、暴晒的环境,的确会成为车辆起火的诱因。
至此,我们可以合理猜测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台阿维塔06的副驾区域起火。很多朋友都知道,如果车内放置有一次性打火机,那么当环境温度超过50℃时,一次性打火机就会出现爆炸的情况。
当然,除了打火机之外,可能还会有更容易让大家忽略的原因。比如车内放置的香水瓶、矿泉水瓶也有可能导致车辆起火。因为装有液体的透明瓶体在阳光照射时会变成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起到聚焦的效果。此时,如果太阳光线碰巧能直射矿泉水瓶,那么矿泉水瓶就会聚焦光线引起局部高温,造成皮革、塑料起火的问题。
所以在目前,相关部门虽然还在进一步查验车辆的起火原因,但我们也能通过官方调查报告与自己的经验判断,阿维塔06的三电系统并未出现自燃风险。
而这一事件,其实也应当引起更多汽车用户的重视。在暴晒环境下露天停车时,不仅应该注意车内的打火机、高压气罐(如夏天经常用到的“降温喷雾”就是易燃易爆物品)、消毒酒精等易燃物品,不起眼的矿泉水瓶、香水瓶乃至于部分化妆品,其实都需要有序收纳。
面对新能源车,我们有必要“谈火色变”吗?
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的一样,阿维塔06起火事件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了。但是对于消费者乃至于一些车企来说,大家仍然对新能源车的起火问题谈之色变。仍有不少消费者会偏激地把新能源车与自燃起火划上等号,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源自于我们消费者对车企的不信任。
在过往的新能源车起火案例中,有不少车企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的速度比消防、交警还要快,他们在到达事故现场后,第一时间就是把涉事车辆的车标扣掉、把残骸罩住,并且在事后不会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这种“遮遮掩掩”的行事作风,也确实非常容易造成消费者对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误判,会让大家觉得这些新能源车起火事件“另有隐情”。
反观阿维塔对此次事件的处置,可谓有理、有利、有节。在事发后,阿维塔并没有盲目在社交平台进行“公关”,而是静待当地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在官方初步报告出炉后才进行回应。这不仅仅是阿维塔对自家产品的自信,更是一家央企造车实力的社会担当。
而这样的处置方式,也应该是一家正常车企处理这一类事件的正常手段。不干预舆论的声音、不干涉权威部门的调查,方能让公道自在人心。
当然,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大家其实完全不必过分解读这一次阿维塔06的起火状况。汽车在暴晒环境下起火,只能预防、不能完全避免。而对于新能源车的安全信心,我们也可以重拾起来了。
而且从宏观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已经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下降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而燃油车的自燃率大约为万分之1.5。基于这样的数据,大家为何还会觉得“现在的新能源车依旧容易自燃”?
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在目前的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风口浪尖,大家会把关注度向新能源汽车倾斜。一台新能源车起火带来的“舆论视觉冲击”远比燃油车更大,在千万双眼睛盯着的时候,细节必然会被放大。而这,其实也刺激着行业标准与企业技术的进步。
新能源车,正在变得越来越安全
在消费者和舆论的监督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与各大车企的技术也都在不断进步。
首先,在监管层面,工信部在今年四月份发布了将于明年七月起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国标”。
新国标主要修订了动力电池热扩散测试的技术要求,由“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订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简单来说,新国标的出台,刺激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还是以此次事件中的阿维塔06为例,这款车搭载的电池技术,其实早已为“特殊情况”做好了准备。
在研发阶段,阿维塔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对阿维塔06的动力电池进行了火烧、针刺与底部撞击三项测试——这款车的电池顺利通过5倍电池新国标750J底部撞击测试、2倍电池新国标260秒火烧测试,并且还在法规外的5针同时穿刺试验中实现无热失控、不起火无爆炸的表现。
所以即便是目前各大汽车厂商仍在广泛使用液态电池,但由于电池内部技术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也在不断优化。而在这背后,则是从内到外的技术体系支持。长安这样的央企,有技术,也舍得用料,对消费者而言自然也是更加理性可靠的选择。
而且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也必然会不断提升。目前,长安汽车正计划于2026年完成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量产;而上汽集团等头部厂商,也已经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量产。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落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起火、自燃的安全风险也将从源头得到遏制。正因如此,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充满了信心。
结语:
新能源汽车步入发展快车道距今还不足十年。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也会伴随着质疑的声音。就像此次阿维塔06起火事故一样,舆论的质疑与猜想如期而至。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网友们的理性与客观、阿维塔扎实的技术以及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让此次事件划最终被快速厘清、真相也没有被掩盖。
所以即便是在未来,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性仍有质疑,那么车企也能通过自己的技术和实际表现发出有力的声音。新能源的大潮,不仅无法阻挡,更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推荐
从周榜霸屏到月销冠军 , 揭秘奇瑞风云A9L爆款背后的产品哲学
车点滴启航中原,野绎未来!辅恒汽车郑州店·东风猛士交付中心正式开业
智电车讯第5代帝豪全球首秀:五大越级实力引领中国家轿跃升一代
DearAuto解锁“人机共驾” 上汽大众Pro家族26款智能升级 首测即惊艳
车点滴限时权益价6.58万起 2026款吉利星愿全球上市 更加推STAR限定版
双簧线长城汽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约 坦克300成为极地科考用车
汽车相对论新能源购置税政策缩水,会让燃油车重返巅峰吗?
驾域AUTO固态电池的瓶颈被攻破,或量产在即?
DearAuto破局电动化转型,奔驰摸着宝马的“石头”过河?丨壹观察
车壹条埃尚A100C荣获“A00级底盘驾控先锋奖”.
车市速递累计销量突破40万,全品类车型销量冠军吉利星愿美好再进阶!
第5车道混动轿车里的“革命派”,领克10 EM-P靠价值平权火爆出圈
车壹条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