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新车不断、爆款难出,荣威新能源何时破局?
2025-10-29 14:09 697次阅读

中车网

中车网成立于2004年11月,秉承“独立、独到、客观、原创汽车评论”的编辑原则,聚焦**车市领导者。

编辑导语:相比兄弟品牌MG仅依靠MG4一款车爆发,即在新能源领域初显破局姿态,荣威虽然布局更早、当前新能源产品矩阵也更加丰富,但始终未能诞生爆款车型,打响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招牌。

新能源矩阵 “大而不强”

相对于兄弟品牌MG及其旗下产品MG4过去一段时间在新能源领域的高光,作为布局更早、产品矩阵更全面的荣威,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则显得有些“乏善可陈”。

从2023年底,荣威宣布以新的D序列,冲击国内新能源市场开始,至今的两年时间,荣威已先后推出荣威D7、荣威D5X、荣威iMAX8 DMH、荣威D6、荣威M7等多款新能源产品。然而,从销量上来看,在丰富的新能源车矩阵下,荣威却尚未诞生出任何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爆款,呈现“大而不强”的局面。

数据显示,9月,荣威新能源产品的销量由高到低前五名,分别为荣威D6销量3338辆,荣威D7销量1232辆,荣威M7销量1091辆、荣威i6MAX EV销量994辆,荣威D5X销量260辆。加上其余可以忽略不计的新能源产品销量,其9月份,新能源车矩阵的累计销量约7342辆。

这样的表现显然与过去一段时间,荣威品牌一直强调“重回主流赛道”的目标存在差距。无论是被寄予厚望的荣威D6、还是此前的核心之一荣威D7、亦或者是刚刚上市不久的荣威M7,在所属的细分市场中均未能达到行业主流水平。以单一品牌新能源销量表现论,荣威排在行业30名开外。

尤其是荣威D6,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曾为该车定下基调:“国民电动家轿——荣威纯电D6,除了大卖,就是更大卖。”此前,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也曾强调,“荣威D6是打造爆款的第一步。”而从数据上来看,该车其离行业爆款还存在明显差距。

荣威D6定位A级纯电车,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上市,限时一口价7.98万元起。从销量数据上来看,荣威D6上市以来的销量分别为188辆、2001辆、2537辆、3002辆、3124辆、3338辆。不难看出,其虽然销量在增长,但增速并不突出,市场表现还未能进入A级纯电车销量前5。

以“月销过万”作为行业中衡量一款车是否为爆款的标准,9月份,A级纯电轿车市场中有三款月销过万的产品,分别为小鹏的MONA M03、以及零跑B01、还有刚刚上市不久的MG4。除了小车MG4,零跑B01作为荣威D6直接的竞争对手之一,上市第二个月,销量即成功过万。

起大早、赶晚集、仍落后

同时,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其新能源板块的表现,已经不如兄弟品牌MG,刚刚推出的新车MG4、这一款车型的表现。8月29日,MG的纯电小车MG4正式上市,9月份,作为该车上市首月,其销量即达到11790辆。这意味着仅这一款产品,即超过了当下荣威全系新能源车型的单月销量。

在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布局中,荣威、MG正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局面。MG作为后来者,实现了单车破局,而荣威品牌,则呈现新能源产品攻势不断,却始终难出爆款的局面。作为体系内更早发力国内新能源赛道的品牌,荣威新能源当前的表现显然是已经“落后”MG一步。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荣威对新能源车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但受制于集团战略规划、转型期品牌定位更迭、高管调动频繁等因素影响,在2021年前后新能源车开始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荣威并未吃到新能源发展的红利,此前长期仅靠微型电车科莱威充场面。

在新能源领域,荣威是“起大早、赶晚集”的典型代表。然而,在当前新能源行业新能源渗透率节节攀升的当下,来自集团发展自主品牌以及新能源业务的需要,已让荣威不能继续沉沦。这也是过去两年中,荣威在新能源领域投下重兵的根源。然而,当前在新能源领域“大而不强”的表现,并没有给到行业惊喜。

从上险量数据来看,荣威的新能源矩阵,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还只约4.88万辆,仅同比增长8.31%,销量规模偏低,增速也暂还落后行业。

事实上,2025年以来,上汽乘用车体系,包括荣威品牌也做出了诸多调整,包括3月份由钱漾出任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且在其主导下,进行了品牌焕新,提出以“体面、超值、信赖”为核心的品牌焕新战略。但当前新能源市场的表现,依然显现出荣威品牌长期低迷的环境下,存在诸多短板。

而这一点俞经民也直言不讳,包括在营销方面,其称,“荣威的营销需要向华为、小米等学习,包括发布会、网络、服务承诺以及用户响应,以及了解用户需求等方面。”

销量同增,目标尚有差距

从整体上来看,今年以来,荣威在国内市场还较去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荣威国内累计销量达到12.7万辆,较去年同期的9.98万辆,同比增长27%。不过,在品牌内部的销量结构上,新能源车的“大而不强”,使得荣威当前的销量核心甚至仍是燃油车。

面向入门级燃油车市场的荣威i5,还是荣威品牌的销量支柱,9月,该车销量8686辆,占到1.78万辆的总销量近半,单车销量也是超过了旗下所有新能源车的销量总和。整个前三季度,荣威i5的销量为6.2万辆,还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也是拉动荣威增长更直接的因素。

但集结了重兵的新能源板块未能诞生爆款,且增速不显。这也令荣威离其今年制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俞经民在2025年,给荣威品牌的制定销量目标为20万辆,尽管这一目标并不夸张。但这也意味着,在四季度,荣威要实现月均2.4万辆才能实现目标。新的增长引擎,被托付给了刚刚上市不及的荣威M7。

对于这款新车,俞经民、钱漾同样寄予厚望。俞经民说,“就像当年的RX5一样,我们希望M7能重新引领市场。”其还称,“车子够大,空间够大、够舒适豪华,DMH技术格局也大,这样的‘大美好’,销量不可能小。”并且强调,“汽车工业你不能量小,量小活不下去。”

然而,引领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在荣威M7的竞争对手中,包括了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A7等新老强敌。银河A7早于荣威M7一个月上市,而其上市以后,已经连续两个月销量过万。秦L也是该车不容忽视的劲敌,就在前不久、比亚迪推出了26款秦L DM-i以应对市场激化的竞争。

荣威M7能否完成引领市场的目标还难下定论,但荣威的焕新显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还需进一步完成竞争力重构。

根据规划,荣威会对于燃油车、混动车、纯电车、增程车进行不断投放,接下来每个季度都会有新品投放。而在体系上,俞经民则说,“马上我们有实体的营销公司诞生,成为我们国内的CBG。”其直言实体营销公司的三个使命为:一是打通产品端到端,二是彻底的toC转型,三即是提升产品销量、利润、均价。

# 行业解读 # 荣威 # 比亚迪 # 秦L # 荣威D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