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宝马加入中国开源生态,要造“更懂中国”的智能汽车?
2025-10-29 23:21 137次阅读

My车轱辘

车轮上的观察者,用最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人车世界!

都知道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早变了,战火已经从马力、操控,彻底烧向了代码与生态。10月28日,宝马中国做了一项不那么张扬,却颇具分量的决定——加入由中国信通院承办的“开源创新发展推进中心”,并成为其中首个外资车企成员。

这个动作,可以看作是宝马在华本土化战略进入2.0阶段的一个清晰信号。过去,本土化可能意味着加长轴距或提供特定配置,而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本土化意味着要扎根于中国的技术土壤,参与并塑造这里的软件开发生态。

开源,顾名思义就是开放源代码。对于车企而言,这并非简单的技术共享,更像是一种研发模式的革新。面对动辄数百万行的软件代码和快速迭代的市场需求,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了。通过加入开源平台,宝马可以借助行业集体的智慧,省去重复造轮子的过程,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打造自身品牌独有的、具有差异化的智能体验上。简单说,就是“把基础打好,把特色做足”。

这背后是宝马对中国市场定位的重新审视。中国早已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更在数字化应用和创新节奏上展现出引领全球的势头。宝马在中国布局了德国之外最庞大的研发体系,此次加入国家级开源平台,是其将研发根系更深地扎入中国创新沃土的直观体现。它希望获取的,不仅是中国市场的销量,更是这里活跃的创新资源和新锐的开发文化。

当然,合作背后依然是竞争。宝马与华为、阿里巴巴、Momenta等中国科技伙伴的深度合作,以及此次融入中国开源生态,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2026年亮相的国产“新世代”车型上,能够交付一套更贴合中国用户习惯、更聪明也更本土化的智能系统。这场关于智能出行的体验竞赛,胜负手很可能就在于谁更能理解并快速响应本土需求。

总结

宝马的加入,为外资车企如何在中国智能汽车赛道上更进一步,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范本。当汽车的核心价值越来越多地由软件赋予时,开放与合作,或许比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仅是宝马的一次战略选择,也是整个行业进化方向的一个缩影。

# 宝马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