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漩涡、销冠之争与盈利突围。
有人放烟花,有人吹晚风……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在一曲销量数据、事故风波与战略转型的多重奏中,显得愈发激烈与复杂。
一方面,小米汽车与理想汽车接连遭遇战略车型的车辆爆燃事故,引发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高度关注与激烈讨论,将新势力乃至整个电动汽车产业再次推向舆论的漩涡。
另一方面,零跑汽车与华为鸿蒙智行为月度销冠展开白热化角逐,极氪科技、小鹏、蔚来等则在奋力前行。
当交付量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成功标尺,背后反映出上市车企的战略定力与危机应对能力,更值得深度剖析。
01
刚刚过去的10月,对于小米汽车和理想汽车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个月。
小米SU7与理想MEGA的爆燃事故,不仅考验着上市车企的安全底线,更将两家上市公司危机公关应对与用户信任体系,置于放大镜下审视。
对此,资本市场反应剧烈。


小米集团在“10·13”成都事故后,股价进入下行通道,理想汽车双股在10月23日之后均遭遇五连跌。
小米汽车在事故后,对外信息披露显得颇为谨慎甚至近乎“沉默”。
直到官宣10月单月交付继续保持在4万辆以上,同比翻倍;小米汽车前10个月累计销量已突破29万辆,完成年度35万辆目标的82.86%。但事故阴影无疑为其高歌猛进,增加了一份不确定性。

小米SU7成都事故发生半月有余,小米汽车以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颇具争议的应对方式,或许源于其作为“跨界造车新军”对品牌声誉极度敏感的焦虑,试图通过控制信息流来稳定市场情绪。
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沉默又能否真正平息疑虑?
02
反观理想汽车,在相关部门发布事故调查结果前,主动对1.14万辆理想MEGA发起召回。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通过社交媒体表示:“我们已经发现了导致事故的隐患,面对万分之一的风险我们不能等!”
相比不少车企面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态度,理想汽车此次的积极动作值得肯定。

只是11月启动召回后,对其四季度财务业绩的影响程度值得关注。
目前来看,理想汽车仍未摆脱产品切换与转型纯电的阵痛,纵使李想宣布新车i6销售火爆,订单已突破7万,远超预期,可现实却是理想汽车在10月仅交付3.18万辆,同比大幅下滑38.25%,环比亦下降6.43%,成为唯二同环比双降的新势力之一。
今年1~10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32.89万辆,同比下滑16.36%,年度目标完成率仅51.39%,几乎垫底。
小米、理想遭遇相似,虽然应对策略截然不同,但都深刻揭示了新势力在高速发展中所面临的“舆论焦虑”和自身产品品控问题。
03
有人因舆论而分身乏术,可新势力新晋领跑者们却正上演着更为激烈的份额争夺战。
10月,零跑汽车以超7万辆的交付成绩,蝉联新势力销量榜首,同比增长84.11%。其前10个月已累计交付46.58万辆,同比增长120.72%,目标完成率突破80%。
在以“半价理想”的策略稳住基本盘之后,零跑汽车已经开始寻求品牌向上。

10月16日,这家以性价比著称的新势力发布全尺寸SUV——D19,大有要成为“半价问界”的趋势。
以月交付6.82万辆紧随零跑汽车的华为鸿蒙智行,环比增长高达28.91%。
其中,尚界H5上市43天交付量破万。背靠上汽集团,外界对于尚界的产能爬升不会存在丝毫怀疑。在今年最后2个月,尚界大概率将成为华为鸿蒙智行交付量增长的一大推动了。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鸿蒙智行10月成交均价39万元,新势力乃至自主品牌无人能出其右。
与此同时,集齐“五界”后,华为鸿蒙智行已于10月提前达历史累计交付量突破百万辆的里程碑。
04
零跑汽车与华为鸿蒙智行的冠亚之争,差距仅在毫厘之间,其二者身后还有极氪科技虎视眈眈,未来新势力领先集团的排位赛,充满变数。
极氪科技以6.16万辆的月交付量暂列第三。其中,领克品牌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打破交付记录,成为重要增长极。
1-10月,极氪科技累计交付44.67万辆,同比增长13.21%。

吉利战略大整合后,极氪、领克双品牌战略的协同效应正在逐步释放,尤其是领克在插电混动及传统燃油优势领域的稳定输出,为极氪科技应对纯电市场的波动提供了重要缓冲。
零跑、华为、极氪科技,三家单月销量均稳居6万+水平,构成了新势力的“第一集团”。它们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力比拼,升级为一场生态、渠道、技术储备和品牌矩阵、体系能力的综合较量。
05
在小鹏汽车与蔚来、小米汽车组成的“第二集团”中,外界看到的是稳健的上升势头和对盈利造血的渴望。
小鹏汽车10月交付4.2万辆,同比增长75.66%、环比增长1.04%,保持住了稳健的增长节奏。

1-10月,其累计交付量已达35.52万辆,不仅以190.02%的同比增幅领跑新势力(小米汽车去年同期仅交付7个月,暂不作比较),更是率先达成35万辆的年度目标。
蔚来10月交付4.04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92.59%、16.25%。蔚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乐道L90和蔚来ES8等新车推动,其1-10月累计交付24.16万辆,同比增长41.91%。
“如果不能稳健经营,那对用户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就是短期内被人问候一下蔚来什么时候倒闭,老被人问候也挺烦。”
总被讨论“何时倒闭”,蔚来经营压力之大肉眼可见。被问烦的李斌,已经向团队下达“死命令”——四季度盈利。

资本市场正盯死这一目标。
留给蔚来的时间仅剩下最后2个月,在最后冲刺阶段,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能否形成有效协同,将是其能否实现这一关键财务目标并实现持续发展的核心。
06
在深蓝、埃安、岚图、阿维塔、智己等背靠上市汽车央国企的新势力阵营中,10月的故事同样精彩。
它们既有集团资源支撑,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深蓝汽车以月销3.68万辆、累计销售26.91万辆的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
广汽埃安10月销售2.7万辆,同比下滑32.55%,1-10月累计销量为26.2万辆,同比亦下降近20%。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广汽埃安选择与京东、宁德时代联手打造“国民好车”,这一自救动作实属无奈,却不失为一步好棋。

牵手电商巨头京东,不仅是渠道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试图将消费电子领域的营销、用户运营模式嫁接至汽车产业,这或许为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品牌打开了一条“破局”的新思路,快速补足自身在直达用户方面的短板。
同属该阵营的岚图汽车、阿维塔和智己汽车,虽然体量仍相对较小,但在年终冲刺阶段,均保持了较为理想的增速。
它们如何在集团战略与独立运营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利用好传统制造优势,是其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Views of AutosKline:
10月的新势力赛场,已远非一场简单的销量竞赛。事故应对反映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危机智慧,盈利冲刺则关乎商业模式的最终验证。
随着2025年步入收官阶段,年度目标完成率的压力,资本市场信心的维系,以及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持续迭代的不确定性,都将促使这场竞争愈发残酷。新能源市场淘汰赛,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章节。
面对2026年新能源政策不确定性,现在的卖爆,也可能是强弩之末。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相关车系
推荐
SUV靠边站!力挫GL8、赛那,比亚迪2026款夏连环杀!
1号车盟
小鹏分享物理AI涌现成果
AUTO攻略
智己LS9预售价33.69万起,能否在大型SUV市场站稳脚跟?
文武车道
上汽大众10月终端销量9.25万辆 “油电同智”释放向上势能。
AUTO攻略
2025小鹏科技日:与大众、高德和宝钢加深合作
菲常视界
击穿底价!埃安 i60 预售价11.98 万 纯电增程双动力
买车家
小鹏科技日发布第二代VLA大模型,三大具身智能产品矩阵进阶
车视轮谈
第5代帝豪预售价6.89-8.59万元,取消手动挡/新增1.5T车型!
吴佩频道
小鹏汽车驶入物理AI新纪元,三大具身智能产品齐发!
百姓评车
213km/h!纯电车漂移最高时速世界纪录归昊铂SSR了
高氏观市
小鹏科技日发布第二代VLA大模型,三大具身智能产品矩阵集体进阶
车市谈
11月重磅车:BBA发力了,准备弯道超车新势力?
吴佩频道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