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小鹏科技日都有啥看点?第二代VLA大模型、小鹏Robotaxi都不够看!
2025-11-05 17:33 2975次阅读

My车轱辘

车轮上的观察者,用最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人车世界!

作为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一直稳居头部阵营,从最开始的“蔚小理”,到后来的“小小理”等多次格局焕新,小鹏汽车都一直在列。

说起蔚来,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它的服务,说起小米会想到它的营销,而说起小鹏,首先会想到它的黑科技。这几年,小鹏汽车在技术赛道算是稳稳立住了旗帜,尤其是从2019年举办小鹏科技日以来,每年一个flag,而且年年兑现,有的技术不仅实现了,还成为了当下科技行业的热门方向。

比如2019年,小鹏提出“要实现高速自动驾驶自由”;2021年,小鹏高速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全量发布,让中国本地化路况可视化从“抽象”到“直观”。

2021年,小鹏提出“让汽车走向天空”;2022年,一体式飞行汽车试验样车,全球首飞成功。

2023年,小鹏提出“2万美金自动驾驶目标”;2025年,小鹏MONA Max上市指导价12.98万起,自研图灵芯片让高阶智驾真正飞入百姓家。

这样从概念走向现实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么在“2025小鹏科技日”上,又有哪些技术发布和超前展望呢?

小鹏第二代VLA发布,加速步入L4

今年的第一个重磅炸弹是小鹏第二代VLA,也即小鹏首个量产物理世界大模型。该模型颠覆了行业传统VLA模型的“视觉-语言-动作”架构,无需语言转译,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输出。

依托第二代VLA,小鹏发布“小路NGP”,复杂小路的平均接管里程提升13倍;行业首发「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Super LCC+人机共驾,不依赖导航全球范围均可开启。接下来,用户将可以体验到显著进化的小鹏智驾。

小鹏第二代VLA将于2025年12月启动先锋共创体验,2026年一季度随Ultra车型全量推送。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汽车成为小鹏第二代VLA首发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小鹏图灵AI芯片已获得大众汽车定点。

另外,小鹏汽车推出中国首款全栈自研量产Robotaxi,2026年开启试运营。小鹏Robotaxi搭载4颗图灵AI芯片,算力3000TOPS,是目前全球最高水准。得益于第二代VLA模型,小鹏Robotaxi不仅可以跨城市运营,还可以跨国家运营,是面向全球化的产品。

对于目前的车型版本分类,小鹏汽车也进一步进行了梳理。未来,小鹏Max拥有 L2 级智驾能力,小鹏Ultra拥有L4软件能力,但是还是L2硬件和法规;小鹏Robo则是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全新智驾版本,和Robotaxi同源,拥有相同的硬件配置、安全冗余和智驾能力,配备2套智驾模式。

机器人和飞行汽车新进展

在目前看起来“不务正业”的领域,小鹏汽车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机器人和飞行汽车。

小鹏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作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IRON在发布会上走起了猫步,其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IRON不光是世界上最高算力的人形机器人,明年将会是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它搭载第二代VLA,拥有3颗图灵AI芯片,还搭载行业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6年底规模化量产。

在飞行汽车领域,小鹏造飞行汽车已经11年了,目前汇天分为两大飞行体系:陆地航母满足个人低空飞行体验,A868实现多人长航程高效出行。其中,全球首款量产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其综合续航里程CLTC超过1000公里,预计2026年规模化交付。

小鹏汽车宣布全球首个量产智能飞行汽车工厂——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正式启用,规划年产能10,000辆,第一台量产试制机现已正式下线。目前汇天的陆地航母已有7000台全球订单,有望创造载人飞行汽车销量世界纪录。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本届科技日小鹏汽车基于软硬件全栈自研的物理AI体系,发布了四大应用: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小鹏Robotaxi、小鹏全新一代IRON、汇天飞行汽车,各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科技日恰逢小鹏搬迁新总部,全新面貌为此次技术发布更添几分“新起点”的意味。2025年,小鹏汽车各项数据表现也很亮眼,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交付量、毛利率、现金储备均创历史新高,Q2营收182.7亿元,现金储备规模475.7亿元。在全新的技术体系之下,小鹏汽车不仅将进一步擦亮科技标签,市场表现也有望继续走高。(文\DAN)

# 行业解读 # 小鹏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