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都叫“国民家轿”,朗逸Pro差异性在哪?
2025-11-26 10:38 70次阅读

禾颜阅车

禾颜阅车是资深汽车专家及媒体人颜光明老师打造的内容传播平台。专注深度解读汽车品牌、战略、市场、产品及产业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文化脉络,致力于以跨界视角观察并研究汽车行业,力争成为**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导语:当“国民家轿”这个称谓如同集市上的叫卖声般此起彼伏时,不禁审视,这种贴标行为究竟是市场检验的自然结果,还是精心策划的营销话术?在竞争白热化的紧凑级轿车市场,当价格战成为常态,头顶“国民家轿”称号的朗逸Pro焕新而至的同时,似乎也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深思的样本,它的不同,究竟体现在何处?】

撰文|赟 立、编辑|禾 子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辩题在汽车行业找到了新的注解,到底是先有标杆产品再有标杆之名,还是先有标杆噱头再有标杆之实?就像各大厂商对“国民家轿”头衔的争夺背后,隐藏着市场话语权的激烈较量。


叫“国民家轿”的不在少数,但产品背书、市场表现和销量规模却差异悬殊。早在2008年就有此头衔的朗逸,其最新力作Pro版又有何不同?有人说,这关乎的不仅是单一产品的竞争力,更折射出了整个行业的价值取向。


学会放下身段

近日,朗逸Pro以8.88-11.29万元的限时售价正式上市。这一价格区间的设定,精准地瞄准了传统A级车与新兴A+级车之间的价格真空带。客观来看,这种定价策略并非简单的价格战思维,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价值错位”战术,即用A级车的价格,提供A+级的产品体验。

从市场格局看,朗逸Pro的定价深度契合了当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在新能源车价格下探与合资品牌份额收缩的双重压力下,上汽大众选择了一条看似保守实则激进的路线。在保持品牌溢价的同时,通过配置升级实现价格优势。而据终端数据显示,朗逸车型在今年前十个月的累计销量稳居同级前三,显然市场基础为其定价策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更值得关注的是,朗逸Pro叠加的4000元置换补贴、2年0息金融政策等权益组合,实际上将入门门槛进一步拉低。尽管这被市场解读为上汽大众在“内卷式卖车”大环境下的顺势,但“低价高配”的组合拳,依然会拳拳到肉,直击竞品的软肋。

看得出来,在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方面,上汽大众作为老牌车企,表现得相对从容,没有急赤白脸,坚持依靠自身优势及惯用的策略打法,有出色的战略定力。借用厂方人员的话来说,大众无意内卷,朗逸Pro只是上汽大众延续历代朗逸产品特质及卖点产物。


朗逸Pro还是“德原朗”吗?

历代朗逸在销售体量规模的表现上都可谓是上汽大众阵营的佼佼者,朗逸严格来说是结合中国本土消费偏好特别推出的产品,但坊间常年都流传着“德原朗”的说法。不可否认,作为称谓,“德原朗”虽有玩笑成分,但词藻间仍有对朗逸良好德系基因的肯定。


朗逸Pro在外观设计上采用了与帕萨特同源的Pro家族设计语言。车身长度升级至4720mm,达到传统A+级标准,结合A级车的定价体系,俨然一副“高半级”的产品姿态。而新车提供的横贯式镀铬箭阵格栅和星空版星钻黑曜格栅双前脸选择,也在努力看齐着B级旗舰帕萨特的外形策略。既满足了传统家庭用户的审美需求,又兼顾了年轻消费者的个性表达。

新车内饰设计采用了北欧家居风格,一体化空调出风口与怀挡设计的组合,配合环抱式座椅,在细节处体现了人性关怀。这种设计哲学的改变,标志着上汽大众从单纯的“德系工艺”向“德系工艺+东方审美”的价值转型。

朗逸Pro动力系统搭载EA211 1.5T EVOⅡ发动机,118kW最大功率和250N·m峰值扭矩的参数表现,在同级车型中依然有不错的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WLTC工况下5.54L的百公里油耗,配合对92号汽油的兼容性,也精准切中了家庭用户对经济性的核心诉求。


另外,朗逸Pro首次搭载的四轮独立悬架系统号称经过德系工程团队近百种方案的调校,在滤震效果与行驶稳定性方面都相比历代产品有了显著的提升。用现场技术人员的话说,大众对底盘精雕细琢的执着是大众汽车总能为驾乘者呈现行驶“高级感”的由来。

早在途观Pro等产品问世时,上汽大众就喊出了“油电同智”的口号,这是趋势,也是上汽大众能渐行渐远的关键之一。“油电同智”的造车逻辑在朗逸Pro上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新车基于MQB-EVO智能架构打造,搭载高通8155车规级芯片,确保了系统运行的流畅性与响应速度。同时朗逸Pro深度集成腾讯生态,搭载腾讯地图、车载微信和腾讯随行2.0,实现了从工具到伙伴的角色转变。

从朗逸Pro的传统调校及功能配置设定来看,新车还是保持了德系产品一贯的风格,当然在继承德系基因和注重机械素质的同时,也加入了中国本土化的智能化元素。换句话说,朗逸Pro还是同级别同价位最全面的产品之一。不难看出,朗逸Pro是上汽大众对中国乘用车市场多年洞察和沉淀后的产品,其对中国消费者的了解比以往任何一代朗逸都要体现得更加深刻。


重构“国民家轿”价值

从概念本质看,“国民家轿”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又是品牌定位的体现。朗逸家族有17年650万用户的市场积淀,为这个称谓提供了充分的合理性依据。然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国民家轿”的内涵正在经历重构。

在当前10-15万元价格区间,消费者决策已从单纯的品牌忠诚度转向综合价值评估,“国产崛起”、“品牌自信”等论调也逐渐在年轻一代消费者认知中占据主导,“德系基因”还能否如五年前或十年前吃香还不得而知。品牌作为朗逸Pro的核心卖点之一,论竞争力势必出现了无法避免地相对下滑。

朗逸Pro亟需证明的是,抛开品牌和德系标签,德系基因与中国元素的融合是否能创造出超预期的价值和媲美自主产品的品价比。

回望过往,“国民家轿”更像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其承载了彼时人们“知足常乐”、“活在当下”的美好,有幸福暗示的成分。再看“国民家轿”,其实能对照的产品不在少数,正如各家车企宣传的那样,都可以被称作“国民家轿”,而朗逸Pro的不同就在于其关于“国民家轿”的记忆更加久远,更加厚重,对现如今的“家用标杆”车型具有一定的指引价值。


点评

朗逸Pro的上市,代表着合资车企在新时代的重要转型尝试。它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产品力的提升,更在于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启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标杆”可能有很多种,有些“标杆”从来不是营销话术的产物,而是时间沉淀与市场检验的自然结果。有时候,回归用户本质需求,或许才是汽车产品永恒的竞争法则。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行业解读 # 奔驰 # 大众 # 奔驰A级 # 朗逸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