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零跑逆袭之路,朱明江做对了啥?
2025-11-28 16:24 713次阅读

电动公会

用深度,推动汽车驶向未来。

作者 | 东关大先生
出品 | 电动公会

十年前被质疑“不懂车”,如今连续八个月碾压“蔚小理”,零跑汽车的逆袭之路,堪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最出乎意料的剧本。

“六年前,别人问我,你不懂车,造什么车?三年前,有人说零跑活不过一年……而今,十年过去了,零跑还在,我们越干越清晰,越干越坚定。”站在公司十周年的节点上,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这样回顾这段历程。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10月,零跑汽车狂卖7万多台,同比暴涨84%,连续8个月稳居新势力销量榜首,更在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亿元,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

这个曾被视作“小透明”的品牌,如何一步步逆袭成为行业黑马?

01 逆袭之路,从边缘到中心

零跑的成长轨迹,犹如一场精心设计的反叛。2015年,朱江明在西班牙街头试驾雷诺电动车后,萌生造车念头。这位安防巨头大华股份的创始人,带着鲜明的跨界色彩闯入汽车行业。

初期的零跑举步维艰。2019年首款轿跑S01上市即遇冷,累计销量不足3000台,被贴上“小众玩家”标签。朱江明坦言:“2020年是我这辈子最艰难的时刻。首款C11因资金间断,差点夭折。”

生死存亡之际,2020年5月推出的微型车T03成为救命稻草。这款7万元级小车以同级罕见的L2级辅助驾驶配置切入市场,单月销量迅速破万,为零跑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零跑ALL IN资源打造的增程式SUV C11,以“15万级价格,30万级享受”的定位直击家庭用户痛点,被市场冠以“半价理想”称号。

正是这款车让零跑从月销千台起步,历经四年爬坡,最终在2024年月销突破万台,累计销量达25万台,成为零跑盈利的核心支柱。

02 爆发密码,成本与产品精准匹配

零跑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其独特打法的必然结果。

全域自研构筑成本护城河。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战略,构建起覆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电子架构的全链条自研能力。

2020年,中国首款自主AI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量产上车,打破国际巨头垄断。2024年发布的LEAP 3.0架构实现舱驾行泊功能“四域合一”,通用化率高达88%,大幅降低研发成本。

更革命性的是“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架构,将传统分布式架构的42个控制器缩减至8个,线束长度减少30%,能耗降低25%。这种高度集成化设计使零跑保持15%-20%的成本优势,成为“高配低价”策略的技术根基。

精准卡位主流价格带。当多数新势力扎堆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时,零跑锚定10-20万元价格带——这个占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超50%份额的“最大蛋糕”。

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道出定价本质:“我们定价的逻辑就是以成本定价。作为车企要挣钱,但要拿多少毛利心里有数,要尽可能让利用户。”

这种“越级配置是唯一活路”的产品哲学,使零跑在2025年竞争白热化市场中持续突破:全新B10预售48小时订单达3.17万辆,其中70%用户选择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版本。

03 全球棋局,借船出海的第二引擎

在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零跑敏锐地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

2023年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标志着全球化战略的实质性启动。这家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投了大约15亿欧元,拿到零跑约20%的股权,还一起成立了合资公司“Leapmotor International”。

用朱江明的话来说,这叫“换船出海”——借助Stellantis遍布全球的经销网络,零跑很快进入了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多个市场。

这种模式为零跑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成效。财报显示,到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在海外的销售和服务网点已经接近总数的一半,海外交付量也涨得飞快,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引擎”。

2025年1-5月,零跑出口销量达1.72万辆,位列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首位。欧洲市场成为首要突破口,凭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与高性价比的组合,快速获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

04 未来征途,从幸存到领跑的蜕变


盈利的“喜报”并不能掩盖零跑面临的严峻挑战。

零跑可能面临增程红利消退的威胁,当前其销量主力仍依赖增程车型,但增程市场的红利期已接近尾声。2025年6月以来,增程车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比连续5个月下跌,10月仅为7.5%。

随着主流纯电车型续航普遍突破600公里,超充10分钟可补充400公里续航,增程车的市场空间可能进一步萎缩。

面对挑战,零跑正在寻找新的增长路径。

纯电转型是关键一役。与理想相比,零跑的优势在于转型启动更早,纯电车型占比已逐步提升至60%左右,未陷入“增程依赖”的路径锁定。

朱江明对技术趋势的判断清晰明了:“从终极形态来说,纯电是最有优势的,无论是成本操控,还是碳中和碳排放的贡献,大趋势一定是纯电的未来。”

差异化产品矩阵的构建。零跑近期推出的LAFA5、D19、A10三款新车,精准切入运动两厢、“大电池增程SUV”、小型纯电SUV等细分空白市场,勾勒出零跑从“性价比屠夫”到“差异化玩家”的转型路径。

这种不循常规的发展模式,恰似武侠世界中的“邪修”——不按套路出牌却功力深厚。如今,朱江明已抛出“2026年冲击100万辆年销量”的目标。

从数据看,零跑已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5年三季度销量17.4万辆,同比增长101.77%,四季度首月突破7万辆,从第50万辆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仅用不到一年时间。

但这种增长能否持续,取决于零跑能否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补齐品牌短板并在智能化竞争中不掉队。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将公司比作“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不追求短期爆发,而是专注夯实基础,稳步前行。在2025年三季度财报中,零跑实现了1.5亿元的净利润,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存活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零跑能否将其“邪修”之道进行到底,从一家“活得下去”的企业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行业领跑者,仍需市场检验。

— END —

# 零跑汽车 # 丰田 # 丰田APM # 零跑C11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