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据路透社报道,两名知情人士称,比亚迪已将今年的销量目标下调至多16%,从年初制定的550万辆降至460万辆,下调了90万辆。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进行转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消息并不是由官方渠道爆出的。
车友公社已向比亚迪官方客服求证该消息是否属实,客服表示目前暂未接收到此消息,请以官方消息为准。截至目前,比亚迪官方并未对此次传闻作出回应。
财联社数据显示,1-8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286.39万辆,同比增长23%,对比5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目标完成率为52%。要完成该目标,意味着接下来4个月,每个月销量要超过50万辆,才有机会完成。
比亚迪为什么会下调销量目标呢?
我们请出了豆包来帮忙解答这个问题,于是有了以下回答:
(以下内容由AI生成)
比亚迪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550万辆下调至460万辆(降幅16%),这一决策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反映了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也体现了公司战略重心的调整。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一、市场竞争白热化,份额受到挤压
1.本土品牌的强力冲击: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月销3万辆”的新门槛,零跑、问界、小米等品牌通过极致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快速崛起。例如,零跑B10激光雷达版售价仅12.98万元,凭借70%核心系统自研能力将动力总成成本压缩至行业35%以下,直接冲击比亚迪10-20万元主流市场。吉利银河系列则通过“全域安全”技术抢占中端市场,而华为赋能的问界M8纯电版凭借ADS 4.0智驾系统在25-45万元区间形成差异化竞争。
2.合资与国际品牌的反攻:大众、丰田等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推出ID.系列、bZ系列等产品,并通过降价策略(如ID.4 X终端优惠超4万元)争夺市场份额。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 3焕新版以19.99万元起售,进一步挤压比亚迪汉、海豹等车型的生存空间。
3.价格战导致利润承压:行业内卷加剧下,比亚迪为维持市场份额被迫加入价格战。2025年上半年,公司单车收入同比减少0.4%,单车毛利下降15.3%,毛利率降至18%。若维持原销量目标,可能进一步牺牲利润,影响长期研发投入能力。
二、国内需求疲软,库存压力凸显
1.销量增速显著放缓:2025年前8个月,比亚迪国内销量同比下降14%,而海外销量虽增长157%但基数较低(8月海外销量8万辆)。按原目标550万辆计算,前8个月目标完成率仅52%,下半年需月销超60万辆才能达成,实现难度极大。
2.库存周转效率下降:截至2025年6月,比亚迪存货达1408亿元,同比增长24.9%,尽管环比下降8.77%,但绝对规模仍处于高位。部分车型如宋PLUS、秦PLUS因市场竞争激烈出现终端库存积压,经销商库销比一度超过1.5:1,远超行业健康水平(1:1)。
3.政策红利边际减弱:尽管2025年国家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并推出最高2万元的以旧换新补贴,但消费者对政策持续性的担忧导致部分需求提前释放。此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5%,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需求增速自然放缓。
三、产能与供应链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1.国内产能利用率不足:比亚迪2025年国内产能规划达542万辆,但前8个月实际销量仅286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60%。公司通过调整生产计划(如西安工厂取消夜班、合并产线)降低边际成本,并为后续智能化产线改造预留空间。
2.海外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尽管泰国、匈牙利工厂已投产,但受当地供应链成熟度和工人熟练度影响,产能释放缓慢。2025年海外产能预计仅36万辆,远低于年初规划的50万辆,难以支撑原销量目标。
3.电池成本波动与技术迭代:碳酸锂价格虽稳定在7-9万元/吨,但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加速商业化。比亚迪需调整电池产能布局,优先保障高端车型(如仰望U8)的刀片电池供应,同时为钠离子电池量产预留产线,这在短期内制约了整车产能释放。
四、战略重心转移,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1.聚焦盈利能力改善: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归母净利润率降至4.2%,单车净利润同比下降9%。公司计划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腾势、仰望等高端品牌占比)、降低营销费用(减少终端让利)和控制研发投入节奏,实现三季度量价利再平衡。
2.加速智能化技术落地:面对华为、小鹏等竞争对手的智驾优势,比亚迪推出“全民智驾”战略,将高阶智驾(天神之眼C版)下探至7万元车型。但技术研发和数据积累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大规模转化为销量增量。下调目标可为智驾系统的测试、迭代和用户教育争取窗口期。
3.深化全球化布局:比亚迪将海外市场视为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从原计划的80万辆上调至超100万辆。但海外市场需应对欧盟反补贴调查、东南亚本地化生产挑战等风险,下调总目标有助于集中资源突破重点市场(如泰国、巴西)。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比亚迪此次审慎地下调销量目标是一项理性的决策,尤其在汽车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到来之前,这将对其未来的战略规划、供应商的产销协同以及市场促销策略的制定产生积极影响。还有人认为,此次下调销量目标很可能代表着比亚迪降价的终结。
有人认为,此次比亚迪对销量目标进行下调是积极利好的决策。也有人认为,此次下调销量目标是一种无奈之举。若以 460 万辆的新目标计算,在前三季度销量基础上,接下来 4 个月需实现月均 43 万辆的销量。这一数字相较于前三季度 35 万辆的月均销量,无疑面临不小的压力。
不过,销量走势往往受多重因素左右。随着 “金九银十” 销售旺季的到来,比亚迪这两个月的表现也值得期待。至于能否最终达成 460 万辆的新目标,答案仍需交给市场来检验。你认为比亚迪今年能完成这一目标吗?评论区一起聊聊~
相关车系
推荐
自主5强8月销量:均增长!吉利奇瑞抢第二,长城重回11万+
明镜proID. EVO概念车首秀成都车展,金标大众重构未来
马拉车市天枢智能品牌发布,新推10款重磅产品,新央企长安智博会秀肌肉
Car路里新央企新长安,正式发布智能化新品牌—天枢智能
乐之汽车雷佳音代言的“国民神车”,捷达VS8售价9.59万元起,性价比突出
My车轱辘方程豹钛7:长城&奇瑞激情对掏,比亚迪欢乐偷家!
城市汽车奔驰“史上最强”AMG GT 818马力赛道猛兽,限量30台售价超565万
车视头条鸿蒙智行,铺天盖地
智驾网吉利银河星耀6全球首秀 ,“划时代电混家轿引领者”来了
车友公社智慧重塑豪华,问界携全家族车型惊艳亮相2025重庆智博会
玩美驾日全新速腾L将于9月9日上市 现款优惠可观 选新款还是抄底现款?
鬼斗车阿维塔07 2026款开启预售,智能与驾控全面升级
汽车头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