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合资品牌且战且退 吉利“打扫”燃油车战场丨壹观察
2025-09-25 17:37 2669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能把一场燃油车的新品发布会也开成别人羡慕不来的样子,恐怕就只有吉利了。

9月23日,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在敦煌正式上市,其中,星瑞官方指导价9.87万至13.87万元,星越L官方指导价15.87万至17.97万元,叠加红包和补贴之后,星瑞限时指导价便降至9.37至13.37万元,星越L限时指导价则来到14.57-16.67万元之间。整场发布会上,景区里也不乏游客全程观看,手机拍照的快门声此起彼伏,这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上显得非常难得。

一般来说,相较于燃油车型,新能源往往能更快地捕捉到用户的眼球,因为新能源有天然的身份加持,每当一款新能源车型上市,往往意味着更炸裂的加速性能、以及不断刷新认知的智能水平,但这些能力在10-15万级的燃油车上往往表现平平。所以“吉利发布会现象”意味着,如果在这个细分市场上人们还能被一款燃油车吸引,那么只能说明此次上新的东方曜系列,的确是“有点东西”。

迭代燃油车,力压合资品牌

燃油车要在新能源市场“破圈”,从逻辑上看很简单,从前合资燃油车做的好的,我不输给你,现在新能源车拿得出手的,我照样能跟你平分秋色。这对吉利来说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首先,吉利始终没有放弃过对燃油车技术的重金投入,从稳定的动力总成到成熟的底盘调校,以及经受市场多年检验的可靠品质,都可以被视作星瑞和星越L扎实的基本盘。

比如动力上,新车便搭载了2.0TD高功大涡轮发动机+爱信8AT的动力组合,最大功率200KW,最大扭矩400N·m,其中星瑞零百加速仅需6.5s、星越L仅需7.3s,一直被新能源常常挂在嘴边的零百加速秒杀,东方曜系列其实完全不输,并且基于CMA线控底盘、四轮独立悬架、运动负外倾角设计等技术还能做到又快又稳。

值得一说的是,星越L此次还搭载了博格华纳四驱系统,能够实现50:50扭矩分配,城野兼得,更通过AI数字底盘与CCD可变阻尼悬架深度融合,可以实现毫秒级动态响应,驾控感受上完全是越级体验。

在豪华感的营造上,星瑞和星越L也足够卷,最新搭载的Flyme Sound 16扬无界之声基本能够媲美百万HIFI音响质感,此外,新势力常见的女王座驾此次也应用在了星越L上,主驾座椅按摩加热、方向盘加热、后排电动调节一应俱全。当这些经常出现在更高级别车型上的亮点配置被进一步下放,就已经能看出吉利整顿市场的决心了。

不过这只是其一,吉利此次真正要做的事是重新定义燃油车的智能天花板。换句话说,吉利要彻底打消燃油车用户的最后一丝顾虑,把新能源的“聪明劲儿”一样用在星瑞和星越L上。为此,吉利专门改掉传统燃油车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而是采用GEEA3.0电子电气架构,决策更快更统一,此外还引入星睿AI大模型,使其具备主动优化思维,根据用户驾驶习惯让车越来越好开。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吉利属于能给的都给了,不仅标配Flyme Auto智能车机系统,还搭载了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3方案,全面覆盖智能辅助行车、智能辅助泊车、主动安全守护等多维场景需要。对于用户来说,当油车彻底打消与电车之间的智能壁垒,那么留给他们的决策方向,其实就只剩动力形式的不同了。

半壁江山仍在,吉利“双线”进击

谁也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燃油车不会在短时间内退潮,而且从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各个细分市场分布格局趋于稳定。根据吉利公布的数据,燃油车市场的基盘规模仍然高达50%左右,与新能源各占半壁江山。

这份数据看上去其实有些“反认知”,毕竟在新能源大张旗鼓攻城略地的竞争氛围下,似乎燃油车早已没有了一席之地,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的思维是,只要燃油车还存在一天,就不会选择新能源车。

平心而论,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不应当被忽视,总要有人为此付诸行动,吉利可能就是中国车企中最有勇气喊出“不放弃燃油车”的那个存在。对吉利而言,燃油和新能源并行不悖,专注新能源转型的方向,与坚持燃油基本盘的战略布局并不冲突,并且如果在燃油车市场能做到对合资品牌“直道超车”,其实比靠新能源“弯道超车”更有价值。

目前来看,吉利已经是中国品牌中卖的最好的燃油车。今年上半年,由星瑞、星越L、博越系列、帝豪系列、缤越系列等组成的“中国星”序列依然表现在线,以逆势增长21%的成绩稳坐中国品牌第一名。

其中星越L在今年1-8月持续蝉联全品牌、全级别燃油SUV销冠,排在它后面的丰田RAV4荣放与星越L还有不小的差距。星瑞也是中国品牌A级燃油轿车销量第一,但相较于其对标的大众速腾稍显逊色,不过考虑到此次星瑞在动力、智能配置上的进一步加码,很有可能对合资车型形成更强的打击力度,超越的空间仍然很大。

可以说,在被新能源包围的中国市场,吉利中国星硬是靠实力为燃油车用户争取到了选择权,往小了看,消费者的购车自由度因此变得更高,往大了说,相比靠新能源一条腿走路的企业,吉利的“双线并行”策略更能令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这种全局性的战略思维,其实反映出的正是吉利对长期主义的笃定坚守。长远看,燃油车不会轻易退场,合资神话总要被中国品牌改写,铁了心要直道超车的吉利,仍在坚持为此努力着。

# 行业事件 # 吉利汽车 # 丰田 # RAV4荣放 # 星越L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