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中国汽车海外建厂遇阻,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转变!
2025-10-10 10:44 5123次阅读

郑谊

汽车行业分析师 资深汽车媒体人

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扩张势头正逐渐减弱。据市场调研机构Rhodium Group 9 月 30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在海外电动汽车(EV)供应链的投资额,史上首次超过了国内投资额。但有观点指出,这一数字并非实际扩张的体现,而是增长停滞的反映。


根据Rhodium Group的分析,2014 年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期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及合作企业公布的海外投资项目总规模达 1430 亿美元,但其中实际完成的投资仅约 660 亿美元。约 170 亿美元规模的项目已被取消,剩余项目则处于推进延迟状态。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主要制造商虽仍表现出海外扩张的意愿 —— 目前正在泰国、巴西、匈牙利、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地扩大生产能力。但预计 2025 年比亚迪销售额中,约 80% 仍将来自中国本土市场。


墨西哥的案例尤为凸显中国企业面临的局限。尽管墨西哥拥有年销量 150 万辆的国内市场,且是向美洲地区出口超 1500 万辆汽车的生产基地,但近期该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最高 50% 的关税,大幅提高了中国企业的进入壁垒。叠加特朗普政府此前征收的 25% 进口汽车关税,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本土化生产战略实质上已陷入停滞。比亚迪曾一度考虑在墨西哥设立工厂,最终却终止了该计划。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商正从 “直接扩张” 转向 “强化本地合作”。吉利汽车(Geely)今年与法国雷诺(Renault)达成合作,签订了共同使用雷诺在巴西工厂部分生产线的协议;奇瑞汽车(Chery)也在哥伦比亚和阿根廷推进类似形式的合作,同时摩洛哥、土耳其等贸易保护壁垒较低的国家,也成为其海外布局的热门备选地。


归根结底,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扩张虽是必然课题,但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与地缘政治风险已成为现实阻碍。专家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若想在全球市场构建真正独立的生态体系,不能仅靠建立工厂,还必须同步确保技术信任与品质竞争力。”

# 比亚迪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