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混动新能源,大电池将成主旋律?
2025-10-10 16:56 4900次阅读

车壹圈

透视汽车 悦享生活!

随着2025年第四季度的到来,备受行业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明年要不要减免也有了尘埃落定的说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

简单来说,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其中,针对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一个硬性要求,即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如此一来,有一些车企恐怕要紧张起来。

不能打续航擦边球了

此次发布的《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可以说给各厂商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打续航擦边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厂商踏踏实实做产品才是长久之计。

事实上,当前在终端比较热销的混动新能源车型中,有一些入门版车纯电续航仅有几十公里,比如秦PLUS DM-i的‌纯电续航为55-120km、‌海豹05 DM-i‌纯电续航为55-128km、宋Pro DM-i‌纯电续航75-133km。如果按照明年购置税减免政策标准,这些车型肯定不在购置税减免范畴之内,势必会影响一些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

不得不说,作为较早转型新能源市场的车企,这几年比亚迪可谓坐享新能源市场带来的各种红利,并且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一度实现月销量超50万辆。

今年以来,面对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比亚迪的销量表现也没有去年那么猛了。再加上针对明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的车型中,比亚迪的入门级混动车型处境不妙,有可能会造成一些销量的波动。不过好在比亚迪的入门混动车型销量占比也不高,并且还留给厂家充足的时间进行整改,因此厂家还有机会。

新能源车企喜忧参半

此次《减免税目录》给大家另一个启示就是,在温室里待得时间太久了的新能源车企,也将走出来,首当其冲地迎接“油电平权”的挑战。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6年,如今摆在新能源车企面前的有两道槛。首先是购置税减半征缴。此前,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3年发布的《减免公告》已明确: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其次,就是此次《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对车型数值的规定,尤其是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限制。显而易见,这些要求都不过分。毕竟新能源汽车也是机动车辆,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免费的世界里,该缴的税还是要缴的,总不能把应该尽的义务以及养路压力都转嫁给燃油车承担。

这几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无论新能源车企还是消费者都享受到一波又一波市场红利。购买燃油车缴纳购置税理所当然,为何到了新能源车这里就会成梗了呢?很大原因是此前过得太舒服了,如今新能源汽车也要真枪实弹地跟燃油车去竞争。

趋势推动技术升级

这几年,伴随着新能源智能化趋势,一些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同时车企也持续对动力电池进行提升。更难能可贵的是,随着动力电池成本的下行,新能源车已从前几年售价十分昂贵,变得异常亲民,并带动新能源市场占有率的连续提升。

此次,《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发布,最明显的一点就是,2026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新品需要符合《技术要求公告》,这样才可申请列入《减免税目录》。

对此,一些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新要求将促进电池容量、混动系统等技术升级,优化驾乘体验,提升产品安全性与竞争力。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在扩大市场的同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双赢。

《车壹圈》观点:新能源智能化趋势的加快,既满足消费者用车升级需求,也改变了他们的用车习惯。

同时,伴随着新能源赛道的加速,车企在产品技术上持续迭代,除了更智能的人机体验外,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实现技术上的百花齐放。由此可见,行业新规既是一道门槛,也是对车企的一种鞭策。只有自身强大起来的车企,才能直面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在内卷严重的车市中拼出一条生路。

# 行业事件 # 比亚迪 # 宋Pro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