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行业现在有点像早年的手机圈——要么堆一堆炫酷但不落地的技术名词,要么卡在合规和成本的两难里,用户想要的「安全又好用、不贵还靠谱」的方案,始终是稀缺品。
直到10月28日,四维图新在北京开的2025 EVOLUTION创想大会上,直接扔出了两个重磅消息:品牌正式升级为SEEWAY.AI,从「地图人」彻底转向「AI人」;同时拿出从芯片到智驾方案的全栈新品,每一个都盯着「量产落地」和「用户价值」。

这事儿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四维图新不是突然跟风搞AI,而是踩着行业节奏一步步进化——从早年做地图,到后来做汽车供应链,再到现在把AI当核心引擎,它的转型其实是中国智能驾驶行业从「功能堆砌」到「价值重构」的缩影。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SEEWAY.AI这波操作,到底给行业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从「比价格」到「比价值」,安全成了入场券
现在聊智能驾驶,没人再只盯着「有没有L2」「能不能自动泊车」了。四维图新CEO程鹏在大会上点透了一个行业共识:车主早不满足于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真能用、真安全、真划算」。这话戳中了很多车企的痛点——以前拼价格能赢,现在不行了,用户要的是「价值感」。
更关键的是「安全」这个词的变化。放在三年前,安全配置更像个「成本负担」,能省则省;但现在,程鹏说「安全成了全球市场的准入资格」,这话一点不夸张。比如欧洲的NCAP新规、中国的辅助驾驶强标,没达到安全要求,车根本没法卖。但四维图新把这事想深了一层:安全不只是合规,更是「价值项」——一辆车能让用户放心把家人交给它,比多一个花里胡哨的功能更能打动人。

所以四维图新的破局思路很明确:不搞「PPT级技术」,而是做「量产级可靠」。它给自己的定位是「新型Tier1」,要当车企的「全栈赋能伙伴」——从芯片到算法,从智驾到座舱,所有环节都可控,这样才能既满足强标,又控制成本,最后把实惠给到用户。这种「不玩虚的,只做实的」的思路,其实正是当下智能驾驶最缺的东西。
从「地图人」到「AI人」,不是跟风,是必然
很多人会问,四维图新做了二十年地图,怎么突然改成SEEWAY.AI了?其实这不是突然转型,而是三阶段进化的必然结果:2002年刚成立时,它是「地图人」,靠高精度地图站稳脚跟;后来跟着汽车智能化走,变成「汽车人」,做座舱和智驾的基础方案;现在升级成「AI人」,是因为AI已经不是「加分项」,而是「核心引擎」。

程鹏在演讲里说的一句话很到位:「AI不是功能点缀,是要让汽车从「功能载体」变成「有情感的移动智能体」。」这话不是空谈——以前的智能座舱,无非是多块屏、多个人机交互;但现在用AI重构后,生成式HMI能实时推用户需要的信息,多模态交互能看懂用户的情绪,座舱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懂你的空间」。这种变化,不是换个品牌名就能实现的,是业务、组织、产品全链条升级后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型给行业指了一个方向: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去做整车,像四维图新这样的供应链企业,完全可以靠「全栈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单一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从卖地图到卖AI驱动的舱驾协同服务,这条路走通了,就能在智能驾驶的深水区里站稳。
585万套订单背后,是「不挑车、不贵价」的实在方案
智能驾驶最大的矛盾,一直是「高端方案太贵,便宜方案太弱」。但四维图新这次拿出的智驾方案,直接把「平权」这事落到了实处——2024到2025上半年,它和鉴智机器人一起拿了585万套智驾方案的新增订单,覆盖20多家主流车企、100多款车型,能拿到这么多订单,核心就是「靠谱+划算」。

先看最普惠的PhiGoEntry方案,基于地平线征程6B芯片,硬是把「行泊一体」的全栈方案做到了千元以内。要知道以前,一套基础智驾方案至少要几千块,很多10万级的家用车根本装不起。现在这个方案一出来,10万级车也能有自动泊车、高速跟车的功能,这才是真的「智驾不挑车」。
再看PhiGoPro方案,搭的是地平线征程6E芯片,主打的是「油电同智」。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能用这套方案,而且用的是「鱼眼复用」的传感器配置,不用堆太多硬件,却能覆盖高速、城区的领航功能,还支持记忆行车、主动安全。更贴心的是它用被动散热,不用额外装风扇,既省钱又静音,现在已经在征程6E平台上量产首发,还拿了不少车企爆款车型的订单。

还有针对中高端车型的PhiGoPro+方案,基于高通SnapdragonRide平台(SA8620P),靠BEV算法和端到端模型,把接管率压到了很低的水平。最牛的是,它能用行业最低的算力支持城市NOALite功能——以前要想跑城市NOA,得用高算力芯片,成本下不来;现在四维图新靠算法优化,让中端芯片也能扛住,这才是「技术降本」的真本事。
这三套方案加起来,覆盖了从10万级到30万级的车型,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智驾方案。这种「不搞差异化减配,只做全场景覆盖」的思路,才是推动智驾普及的关键。
「硬件通全球,体验本土化」,不做「一刀切」的傻事
中国车企出海,最怕的就是「水土不服」——不同国家的法规不一样、用户习惯不一样,一套方案走天下根本行不通。但四维图新的出海策略,却把「兼容」和「本土」平衡得很好,核心就是「硬件兼容全球+体验本地化」。
先看硬件,它的AC8015/AC8025座舱域控是真的「通吃」——一套硬件能适配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法规和车型,不用为了某个地区单独改设计,这样车企出海时,成本能降10%-20%,周期也能缩短不少。现在AC8015芯片已经在前装车型上用了超百款,总出货量达500万套,其中一半以上是出海车型,能经得住这么大的量,说明这套硬件是真的靠谱。

再看体验,四维图新没搞「一刀切」。比如在欧洲,用户更看重隐私保护,它就强化数据本地化存储;在东南亚,用户喜欢大屏交互,它就优化多屏联动的体验。还有它参股的四维智联做的舱泊一体方案,把AVM(全景影像)、APA(自动泊车)、TBOX(车联网)这些功能集成到一起,还能提供3D渲染、多屏交互,不管是欧洲用户还是东南亚用户,都能找到自己习惯的用法。

现在它的智能座舱方案已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从「硬件出海」到「体验出海」,四维图新其实是给中国车企搭了一座桥——不用自己从零开始做本地化,靠现成的成熟方案就能快速切入海外市场。这种「结伴出海」的模式,比单打独斗要稳得多。
芯片底气:「双破亿」不是数字,是国产化的硬实力
智能驾驶的核心是芯片,但以前国内车企大多依赖国外芯片,不仅成本高,还怕「卡脖子」。但四维图新旗下的杰发科技,最近交出了一份让人惊喜的成绩单:SoC(系统级芯片)和MCU(微控制单元)累计出货量双双突破亿颗,成了国内少数能做到「双破亿」的汽车芯片企业。

这个「双破亿」不是凑数的——它的AC8025芯片已经通过了AEC-Q100认证,能扛住从-40℃到125℃的极端温度,还承诺「≥15年供货保障」。要知道汽车芯片和消费级芯片不一样,不仅要稳定,还要能长期供货,不然车企后续维护会很麻烦。四维图新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它的芯片不是「实验室产品」,而是真的能满足汽车行业的严苛要求。
更重要的是,芯片只是起点,它还构建了「芯片-算法-软件-硬件」的完整链条。比如AC8015芯片能和自己的智驾算法无缝配合,比「外购芯片+外购算法」的组合更高效、更稳定。这种「软硬一体化」的能力,才是国产芯片真正的竞争力——不是只做「替代」,而是做「超越」,给智能驾驶提供更可控、更高效的底层支撑。
80国覆盖+3个月交付,智能驾驶的「隐形地基」
很多人忽略了,智能驾驶离不開「精准定位」——如果定位不准,再牛的智驾算法也白搭。四维图新在这方面的积累,其实是它的「隐形优势」。
现在它的位置服务已经覆盖80多个国家的交通信息,有2.6亿条POI(兴趣点)数据,不管是找充电桩还是停车场,都能精准匹配。而且它和阿里云、火山云、华为云、AWS这些云厂商合作,能实现「全球合规覆盖」——不同国家的数据法规不一样,它能搞定这些复杂的合规要求,车企不用自己去对接各个地区的服务商。

更厉害的是「交付速度」——一般的定位服务要半年到一年才能落地,它却能做到「3到6个月快速交付」。对车企来说,时间就是市场,能提前半年量产,就能抢占更多先机。还有它的P+V融合定位方案,在遮挡场景下(比如隧道、高楼间)的水平定位误差≤2‰,而且不用装激光雷达,靠轻量化终端就能实现,既省钱又实用。
这套定位服务,就像智能驾驶的「隐形地基」——看不见,但少了它不行。四维图新能把这块做得这么扎实,其实是靠二十多年的地图数据积累,这种「老本行」带来的优势,其他企业很难短期追上。
SEEWAY.AI的「光」,是不搞花活的实在
最后再说说「SEEWAY.AI」这个新品牌名——谐音「四维」,又突出「AI」,程鹏说它的核心理念是「眼中有光,行之有维」。这个「光」,不是炫酷的技术噱头,而是「解决用户真问题」的初心;这个「维」,不是无序的扩张,而是「全栈可控、量产可靠」的节奏。
智能驾驶行业现在不缺「讲故事的人」,缺的是「做实事的人」。四维图新从地图走到AI,从国内走向全球,靠的不是突然的爆发,而是一步步把芯片、算法、智驾、座舱、定位这些环节做扎实,然后拧成一股绳。这种「不贪快、只贪稳」的打法,可能不会一开始就万众瞩目,但能在行业深水区里走得更远。
对用户来说,SEEWAY.AI的价值很简单:以后买智能汽车,不用再为「不安全」担心,不用再为「功能用不上」买单,不用再为「海外车型水土不服」纠结——因为有人已经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了。而对行业来说,这种「以量产为核心、以价值为导向」的思路,或许能让智能驾驶跳出「PPT内卷」,真正走向普惠。
推荐
从价格战到品质战!仅售11.98万元起北京现代EO羿欧登场
車言道
开启家庭豪华SUV新时代?限时21.98万元起焕新极氪7X登场
車言道
15万级SUV全解答案?首搭骁龙8775 全新阿尔法T5来了
車言道
阿维塔12四激光版正式上市,权益后25.99万元起
汽车头
怎一个惨字了得!1-9月MPV销量榜单 没一款销量过9万 赛那第二
鬼斗车
家庭豪华SUV再迎破局者?29.98万起 腾势N8L上市
車言道10万级全能SUV性价比标杆全新卡罗拉锐放上市
侃车族
宝马加入中国开源生态,要造“更懂中国”的智能汽车?
My车轱辘
N7东京首秀,让中国智造走向全球
玩美驾日
比亚迪亮相2025东京车展 全球首发K-EV!
独家引擎
11.98万起!北京现代EO羿欧上市
星车场
强强联合,共拓 “芯” 途:星空计划与清华苏研院达成战略合作
车则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