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上市车企,又杀疯了
2025-10-29 20:06 7310次阅读

汽车K线

汽车K线创始人,专注于汽车领域。

传统车企大洗牌,新势力生死战。

从数量上来看,汽车业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赢麻了!

在《汽车K线》统计18家上市车企集团中,有6家前三季度目标完成率超过70%。

国家统计局披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万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收10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

聚焦到汽车制造业,在销量全面爆发的背景下,1~9月营业收入为7.82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为3482.5亿元,同比增长3.4%。

面对上涨的数据,着实鼓舞人心,但就汽车整车上市公司而言,还是让人担心接下来的一年该怎么办。

2025年前三季度,在技术产品迭代、政策驱动与消费“升级”多重作用下,多家上市车企销量高速增长,并呈现出传统车企分化加剧、新能源势力全面崛起、新玩家搅动格局的复杂图景。

这背后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官方数据显示,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情况依然严峻。

0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累计销量约2436.3万辆,同比增长约12.9%。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22.8万辆,渗透率攀升至46.1%。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这一增长既受益于多重偏向新能源的利好政策延续,也源于消费者对电动化、智能化产品接受度持续提升。

从月度数据看,9月中国汽车销量为322.6万辆,同比增长14.9%,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也标志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

2025年9月,中国汽车单月出口量达65.2万辆,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21%。

从前三季度累计数据看,中国汽车出口已达495万辆,同比增长14.8%,出口已成为拉动中国汽车销量的重要力量。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上汽、奇瑞、比亚迪等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品牌攻势”成效显著。

国内市场则因“以旧换新”补贴、地方购车优惠等政策,推动存量置换需求释放,尤其在15万~30万元主流消费区间,混动与纯电车型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02

具体来看,在传统车企阵营中,比亚迪与上汽集团构成了行业“第一梯队”,两者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均突破300万辆大关。

「图片来源:比亚迪产销快报」

其中,比亚迪以累计326万辆,稳居中国汽车公司榜首,同比增长18.64%,已完成其全年460万辆最新销量目标的70.87%。

引人注意的是,9月比亚迪销量同比下滑5.52%,这反映出其在面对上汽、吉利、奇瑞等对手的混动、纯电车型冲击时,面临很大竞争压力。

上汽集团同期累计销量达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3%,暂居第二,目标完成率70.96%。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快报」

与比亚迪销量走低不同,上汽集团9月销量同比大增40.39%、达43.98万辆,重新夺回中国汽车公司月度销量榜首之位。

随着上汽集团强势回归,也让中国上市车企集团2025年度销冠花落谁家,充满变数。

03

不可忽视的是,处于200万辆量级“第二梯队”的吉利控股集团(含沃尔沃等),与300万辆只差临门一脚,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295.35万辆,同样虎视眈眈。

其中,吉利汽车集团以217.02万辆的销量,不仅实现45.68%的同比高增长、72.34%的年度目标完成率,更成为传统上市车企中增速最快、目标完成率最高的公司。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产销快报」

实际上,吉利控股集团已经与前两家上市公司开始了第一集团的三国演义。

此外,“第二梯队”的中国一汽、长安汽车和奇瑞控股,前三季度分别实现238.3万辆、206.61万辆和200.78万辆的累计销量,步入200万辆的门槛,同比分别增长5.6%、8.46%和14.55%。

同时,这三家车企集团全年目标完成率分别为69.07%、68.87%和61.59%。

04

销量规模在百万辆以上、处在“第三梯队”的东风汽车集团和广汽集团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前三季度销量分别为170.34万辆和118.3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4%和11.34%,年度目标完成率分别为56.78%和51.46%。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快报」

同处“第三梯队”的北汽集团同比下滑4.95%,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18.36万辆。

令人唏嘘的是,昔日与比亚迪、吉利销量旗鼓相当的长城汽车,如今连“百万”销量的门槛都没有迈过,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仅92.33万辆,同比增长8.15%。

不过,表现更为惨淡的是,江淮汽车和江铃汽车甚至没有迈过“30万辆”的门槛,前者前三季度销量为28.17万辆,同比下跌10.66%;后者累计销量为26.1万辆,同比增长7.73%,均被部分造车新势力轻松超过。

赛力斯虽然规模同样有限,但在问界的拉动下,总归迈过“30万辆”门槛。今年前三季度,赛力斯累计销量为34.07万辆,同比下滑7.79%。

江淮汽车、赛力斯的同比下滑,也凸显出“过度依赖外部合作伙伴”的转型阵痛。

05

与传统车企相比,新势力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呈现更为显著的分化。

头部三家品牌——零跑、小鹏、小米——成为目前大概率完成年度目标的阵营。

其中,小鹏汽车以前三季度31.32万辆的销量成绩,同比增长217.77%,完成全年35万辆目标的89.48%,距目标仅差3.7万辆。

结合其9月单月超4万辆的销量势头,按当前增速预计可在10月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目标,成为2025年首个达成销量目标的新势力品牌。

零跑汽车以前9个月39.6万辆、同比增长128.81%的成绩,夺取新势力前三季度销量冠军,更是连续七个月蝉联新势力月度销冠,目标完成率79.1%(年度目标50万辆)。

小米汽车作为造车新军,1-9月累计交付26.4万辆,完成率75.5%(目标35万辆)。当前其核心制约因素为产能,消息称其手中积压订单超10万辆。

不过,受小米汽车事故频发影响,小米集团股价震荡走低,不免令人担忧会影响其未来的销量表现。

06

与第一梯队的高歌猛进相比,第二梯队新势力品牌面临较大挑战。

理想汽车、蔚来(含乐道和萤火虫)前三季度销量完成率均低于50%。两者要达成年度目标,四季度需实现月均销量翻倍,难度较大。

理想汽车前三季度销量29.7万辆,同比下滑13.07%,仅完成年度目标64万辆的46.4%。主要受产品周期调整、新款车型上市节奏滞后影响。

蔚来汽车销量为20.1万辆,同比增长34.79%,年度44万辆的目标完成率仅45.7%。该公司创始人李斌多次强调,蔚来2025年第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

李斌表示,有30%-40%的潜在用户不买蔚来的车,是因为担心公司会不会倒。“如果我们盈利了,这个谣言就会不攻自破,用户信心会增强,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实际上,不仅是蔚来,这何尝不是摆在所有造车新势力面前的照妖镜,即便是部分已经盈利的上市公司。

Views of AutosKline:

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上市车企为2025年奠定了不错的整体基调。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社零总额汽车类增速不足1%,这就像一盆冰冷的水,浇灭了部分上市车企的虚火。

更告诫所有上市车企,不能依赖政策补贴,更不能盲目参与价格战,而要深耕细作,坚持长期主义。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 比亚迪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