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大众预计全年营收持平,下半年改善利润是关键
2025-07-29 10:24 8978次阅读

黄春萍_汽车头条

行业编辑

7月25日,大众汽车集团更新2025年度展望,预计全年营收将与上一年度持平,此前预计至多增长5%;销售回报率预计将在4.0%至5.0%之间,此前预期5.5%至6.5%;汽车业务现金流预计为10亿至30亿欧元,较此前预期的20亿至50亿欧元有大幅下调。

http://cools.qctt.cn/1753696065596.png

更早之前,大众汽车集团发布半年报,今年1月至6月,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共销售440.5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3%。其中,欧洲及其他地区共销售209.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3%;北美共销售42.58万辆新车,同比下降6.9%;中国市场共销售131.32万辆新车,同比下降2.3%。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集团全球纯电汽车共销售46.5万辆,同比增长46.7%,占总销量的10.6%,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仅为7.3%。

财务方面,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总营收1584亿欧元,同比微跌0.3%;营业利润67亿欧元,同比下降33%;税后利润44.77亿欧元,同比下降38%。

大众利润受哪些因素影响?

详解大众业绩下滑的最直观原因,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美国关税造成的直接冲击。据了解,美国加征关税后,大众因进口关税直接损失了13亿欧元,占营业利润降幅的40%。

二是重组成本。今年上半年,奥迪、大众乘用车以及Cariad软件部门进行重组,共筹备了7亿欧元。

三是电动化转型带来的阵痛。大众汽车电动化车型销量上涨,带来利润直观上的下降,侧面说明了电动化车型目前仍处于低利润,甚至是无利润阶段。

http://cools.qctt.cn/1753696083827.png

综合数据分析,大众在销量同比增长,营收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大幅下跌,上述三点客观因素占据了绝大部分原因。此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在中国市场价格战的背景下,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单车利润也随着车价的下调而受到挤压。

以大众品牌最畅销的几款车型为例,朗逸家族新锐的限时起售价已经来到6.98万元,帕萨特限时一口价15.99万元其,途观L限时促销价14.29万元起。

不仅是大众品牌,奥迪的主销车型A6L的经销商报价已经接近25万元起售,Q5L已经达到25万元,而A4L最低报价已经达到17万元,进入到迈腾和帕萨特的细分市场中。

尽管利润并不如前,但大众在中国的表现依旧相对优秀,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依然强势。比如在大众引以为傲的B级车市场,在全民价格战的情况下,大众在降价幅度比友商小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较高的销量,且在细分市场排名中名列前茅。甚至是与被用户追捧的一些主打性价比,价格在10万级别的国产B级车面前,大众的表现依旧强势,友商很难撼动大众在这个级别市场的位置。

紧凑级市场同样如此,朗逸和速腾在强手林立,且竞争最激烈的紧凑型市场依旧坚挺。朗逸、速腾两款单车销量依旧能稳定在轿车销量榜前十名,紧凑级车型的前五名,且不分动力形式,足以说明大众的品牌力依旧受到用户的认可。

下半年,改善利润是关键

开篇提到了大众集团预计今年营收与去年持平,目前对于大众来说,改善利润才是关键。

从上文分析的原因来看,无论是关税还是电动化转型,这些“不可抗力”令大众看起来似乎无法能够有效改善局面,但并不意味着大众就无法“扭亏为盈”。

http://cools.qctt.cn/1753694468596.png

从地区销量结构来看,大众今年最倚仗的市场在欧洲及其他地区,也就意味着原本中国这个大众第一大市场,出现乏力状况。今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乏力出现在两方面,一是因为中国消费者购车需求及思维的转变,认为自主品牌已经能无缝切换合资及外国品牌。

二是因为大众虽然此前在电动化层面初见成效,尤其是ID.系列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此前大众新能源稳扎稳打为主的打法,给人一种无法跟上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的错觉。实际上,在普遍价格战的市场中,相对于部分需要完全通过价格战保量的车企,大众在维持利润和品牌力方面要做得更好。要知道,即使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发展了数年,绝大部分车企在新能源业务上依旧无法实现盈利,而大众却能做到有钱可赚。

http://cools.qctt.cn/1753696114824.png

值得一提得是,市场及时出现的利好,或拯救大众于水火。首先就是防止不正当竞争,这里最大的问题说的就是价格战。在保持价格稳定的情况下,大众旗下无论是大众品牌还是奥迪,至少不会再次因为价格战导致售价再一次崩盘,经销商还有利润,意味着企业对于经销商的帮扶可以适当缩减,也就能省出部分成本。

另外,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整治0公里二手车的方案,如果推出,对于库存相对健康的大众旗下品牌,百利而无一害。换句话说,销售不满6个月的车辆无法再次交易,一旦这套方案通过,对于恶性竞争,以压库存为主的车企来说,就是致命打击。友商被打击了,大众自然也就有了希望。

最后,无论是大众品牌还是奥迪,至少在燃油车领域,无论是销售还是售后层面,在中国依旧有着庞大的市场基础。以及大众目前的新能源战略,大众只是在新能源市场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实现收益,并不是无法适配目前的主流新能源市场。

在技术的发展下,大众新能源产品终将走上适配中国市场的“主流”道路,就如目前的日产N7和丰田BZ系列一样,一旦进入主流行列,意味着整个新能源体系对于成本的需求将不再像此前那样庞大,届时也能为大众有效控制成本。

结语:合资和外国品牌在新能源战略发展下,利润下降已经成为常态,虽然这并不能完全归结于新能源发展的问题,但从技术研发投入、成本控制以及产品利润来看,新能源战略发展对合资和外国品牌的利润影响是极其明显的。再加上美国关税这种不可抗力因素,大众汽车集团想要在下半年实现利润翻盘,仍需要在市场和产品方面加码。

  

# 大众 # 奥迪 # 朗逸 # 奥迪Q5L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