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电池安全真的过关了?小米、理想、保时捷接连爆燃
2025-10-27 19:50 1661次阅读

DearAuto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 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10月24日,保时捷Taycan在陕西西安行驶中突然自燃,火势凶猛,车身被大火完全吞没,最终只剩车架,无人员伤亡。

10月23日,上海徐汇区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途中突然起火,最终车辆也被烧成空架,所幸车内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10月13日,小米SU7 Ultra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南段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造成驾驶员死亡。

上述三起重大起火事件,均表现为突发性强、燃烧剧烈等特点。‌‌一时间让消费者陷入质疑:不是说电池经历过全球最严苛的测试了吗?怎么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电动车还能不能买?

历经全球最严苛的电池测试,电动车也未必“真安全”

雷军曾在发布会上提及,小米的电池采用了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电池在55度满电的情况下,即使水冷不工作,也无明火无热蔓延;它的电池包也经历了全球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测试,其测试的安全项目数是国家标准的20倍,可靠耐久度的测试时长是国标的96倍。


而理想MEGA搭载的是麒麟5C电池,该电池应用了全球最高的热失效安全标准,即50℃冷却系统不工作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明火,并通过了130项安全设计指标和951项安全测试。

相比于小米和理想,保时捷Taycan则发生过多次高压电池召回事件,包括2023年10月、2024年5月和2024年11月。其中2024年11月这次涉及15906辆汽车,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高压动力电池模组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池模组热失控,存在起火风险。

不过现在看来,就算经历过全球最严苛的电池测试,电动车也未必“真安全”了。

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了动力电池“新国标”,这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电池安全令”,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相比于2020版,新国标主要增加了三个内容。第一个是将热扩散测试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第二是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第三是新增了快充循环后短路测试,要求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不起火、不爆炸。

虽然现在有部分车企宣布其电池已提前通过新国标认证,但在事故发生后,是否真的能做到不起火、不爆炸,还是未知数。比如,在今年5月20日,理想汽车就宣布过2022年及以后上市的车型均提前满足动力电池新国标,覆盖车型包括MEGA在内,但理想MEGA还是发生了这么迅速的起火事件,至于起火原因,目前尚未知晓。

为何电动车一旦起火就备受关注?

有不少网友会有疑问,燃油车也有起火的,为何关注度却没有电动车的高呢?的确,从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防救援局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发布的2024年中国交通事故起火数据来看,燃油车的起火概率约为新能源车的近3倍。但相比于燃油车,电动车一旦发生起火,留给车内乘员的逃生时间极短。

燃油车起火大多数由于油路泄漏或电路短路引发,火势蔓延相对缓慢,从冒烟到整车燃烧一般要2分钟以上,车内人员有充足的时间撤离。电动车则不同,火势蔓延速度极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会吞噬整车,并且具有难扑灭、易复燃等特征。央视就曾报道,电车从见到明火到驾驶室起火仅64秒。

从此次理想MEGA的事件中我们也看到,车辆从车底冒出火花到火势迅速扩大,大概用时10秒,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所以,电动车起火才更受大家的关注。

如今,动力电池新国标虽然明确了更高的安全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电动车就不会起火、爆炸。电动车的安全问题,仍需车企与电池厂商共同投入研发、严格把控品质,只有真正解决实际使用中的风险隐患,才能让消费者放心选择。(文|鹿小燕)

# 保时捷 # 理想汽车 # 理想MEGA # Taycan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