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不买?”
“不想买,没必要!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开,不觉得浪费么?”
在2025广州车展上,我看中了一台六座 SUV,这台车刚好能满足我六口之家的出行需求。然而,我老公却压根不愿“买单”。他给出的理由是,全家人一起出行的场景不多,即使每周末能出去一次,一个月也就4次而已,近点的地方,可以开个“电鸡”或者打车,远的地方,一起坐公共交通也方便。

他还补充道:“我公司的停车位本来就紧张,大车停在标准车位里,几乎是 ‘卡着边停放’了。如果真要买车,我会考虑再增购一台像五菱MINIEV这样的纯电小车。”
提到停车,可说到我心坎里,这么大的车真的很难掌控。我可以想象,停车需要来回倒很多次,身后排队的车主大概率会不停地按喇叭催促,甚至恶语伤人。当然有的车企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搭载了一些技术上的“黑科技”,例如刚上市不久的智己LS9,它搭载的双向24°智慧四轮转向系统,让这台近5.3米的车转弯半径仅4.95米,比部分紧凑型两厢车还小。

其实,像我家这样的纠结并非个例,很多家庭在考虑六座SUV时,都会陷入 “刚需场景有限,日常使用不便” 的矛盾中。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车决策需要兼顾多种场景,而六座SUV在满足特定需求的同时,也牺牲了部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这直接限制了其市场体量的进一步扩大。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10月,SUV C类的市场份额只有2.9%;30-40万SUV的市场份额则只有4.9%。


有意思的是,在市场体量有限的情况下,车企依然很热衷推大六座SUV。在本届广州车展,你会看到诸多大六座SUV,包括还没上市的零跑D19,车展前夕上市的岚图泰山、智己LS9、以及在售的腾势N8L,领克900、深蓝S09、乐道L90、风云T11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7月初到目前,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2款全新大六座SUV上市,平均售价30万左右,几乎每款车的车长超5米,轴距超3米。

其实不难理解,车企推大六座SUV,主要是为了拉高品牌的平均售价,让企业能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以乐道L90为例,一款超5米的车长,超3米的轴距,还配有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包括900V高压架构、电池包轻量化技术等,结果电池租用方案才售17.98万元起。对此,蔚来李斌回答是:“肯定还是有毛利的,我们现在算账算得都挺精细的。”

盲目跟风也是车企扎堆入局大六座SUV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汽车市场极卷,不少车企为了生存,见到“哪个赛道火就追哪个”——增程技术热销,大家扎堆推出增程车型;流量营销见效后,车企高管集体下场搞流量;当理想L9、问界M8等车型凭借六座布局实现销量突破时,更多车企也纷纷跟进……但市场容量难以承载现有车型数量,大六座SUV领域就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问题。

大多数六座SUV的销量普遍是两、三千辆
另一方面,二胎家庭的占比呈逐年下降。
据数据统计,我国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二胎及以上新生儿占比持续攀升,2019年更是达到59.5%。但从2019年开始,这一占比就开始逐年下降,2022年降至53.9%,其中二孩占比为38.9%。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车企而言,亟需重新审视六座SUV赛道的布局逻辑。与其盲目跟风推出同质化产品,不如聚焦用户真实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应基于市场容量合理规划产能,避免陷入“产能过剩-价格战-利润下滑”的恶性循环,将资源集中于核心技术研发和用户体验优化,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消费者而言,选购六座SUV前需要想清楚以下问题:首先要明确真实用车需求,第三排的使用频率是否足够高,是否存在不可替代的六座场景;其次要实地体验空间实用性,不仅要试乘第二排,更要亲自感受第三排的腿部空间和舒适性,同时考察满员状态下的储物能力;最后要考虑保值率,选择市场认可度高、口碑好的车型,避免未来转手时遭受损失。
相关车系
推荐
怎一个惨字了得!1-10月MPV销量榜 没一款销量过十万 赛那第二
鬼斗车
广汽昊铂A800内饰首发 为高速L3商用冲刺
丹东晓程
星纪元ET5即将上市,猎鹰700版本有望降1.5万
图说汽车
毫末智行敲响警钟,中国智驾需要“算好账”
星车场
网易 × 地平线联袂打造全民交通安全科普标杆
车壹条
银河速度,日均生产近700台,吉利银河A7第70000辆整车正式下线
玩车专家半固态技术下放 10 万级,MG4 是怎么实现的?
EV视界
华为的“阳谋”:启境重新演进造车模式
BusinessCars
以旅行 见世界 捷途汽车 全明星阵容燃动广州车展
中视汽车
MG疯了?半固态电池上车只卖10万!丨壹访谈
车壹条
地平线打通了超越特斯拉的“最后一公里”
BusinessCars
车展的“反内卷”样本:宝马新世代技术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DearAuto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