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冷清的一届广州车展”,媒体日上与同行闲聊时,大家都有着相同的感受。
发布会上的浮夸话术少了,车企高管的隔空喊话没了,明星站台不再是吸睛焦点,就连扎堆直播的网红也少了大半……
对于某些习惯了活在流量中的车企,这样的氛围或许有点难以适应,但对于那些一直潜心做技术、练内功的品牌,这场祛魅的车展,反倒成了展现实力的绝佳舞台。
就如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时的宝马,这次的展台就很值得沉下心来细品。从入门紧凑到大型豪华,从燃油性能到高效纯电,多款新品全面覆盖,阵容颇为强大。备受关注的国产长轴距新世代BMW iX3虽未正式登场,但官方明确的“明年下半年上市”以及“首发并搭载全场景领航驾驶辅助功能”的消息,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更关键的是,宝马十分大方地把这款车的核心技术——BMW新世代技术集群,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其含金量丝毫不亚于任何一款新车,因为这是宝马新能源技术的“真家底”,承载这个豪华品牌对于技术创新最深刻、最独到的理解与坚守。
不止900km续航,新时代的宝马仍然坚守驾趣
“宝马集团正坚定迈入在华发展的全新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我们始终秉持清晰承诺:以真正契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与体验,持续深耕本土、锐意创新、敏捷应变。在恪守品牌核心价值的同时,我们将以前瞻视野引领未来豪华出行的发展方向。”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翔先生在表示。
既要守住品牌价值,又要具备前瞻视野,还要针对本土市场进行创新,这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都不容易,任何一点理解不透,都很容易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配置堆砌陷阱。

而宝马这次展出的在电动化、智能交互、动态操控以及辅助驾驶领域上的新技术,始终都遵循着同一种底层逻辑——所有创新都围绕驾趣与安全展开,让技术服务于体验,从体验中提炼新价值。
这种逻辑首先体现在几项关键的技术突破上。比如将在国产新世代iX3上采用的新世代电驱系统,首次在纯电车型中应用标准直径46毫米的大圆柱电芯(直径46mm、高95mm),能量密度较第五代方形电池直接提升了20%。

与800V高压平台结合,新世代BMW iX3的CLTC综合续航里程可突破900公里,充电效率也达到10分钟最高补充400公里的水平。在自研的“能量智控系统”的管理下,电池、电机及热管理系统都得到实时精准管理,确保能量流的精准分配和高效调控。
在续航里程和补能效率这两大关键指标上,采用新电池技术的新世代BMW iX3直接进入第一梯队。但宝马的追求当然不是数据上的领先,而是用户体验的实质提升。对此,全新的电池还采用了“无模组(Cell-to-Pack)”设计以及“电池车身一体化(Pack-to-Open-Body)”技术,降低整车重量、优化空气动力学表现,并提升碰撞安全性。

电机的创新同样值得关注。后桥励磁同步电机与全新开发的紧凑型异步电机的搭配,在行业内并不常见,且电机能量损耗降低40%。与常见的永磁同步电机相比,励磁同步电机可通过灵活调节电流实现更线性精准的动力输出,与异步电机搭配,整车效率提升20%,既保证了动力性能,又兼顾了能效水平,让驾驶乐趣与续航表现不再相互妥协。
研发新电池并不会只盯着续航,还会为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考虑;打造新电机也不光为了动力,还高度重视响应和能效。这确实很宝马!
100倍于人脑响应,“超级大脑”重构人车合一
强大的电驱系统,是宝马新世代车型实现技术跃升的基础,但仅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对于坚持“以驾驶者为导向”的宝马,进化的方向绝不能只浮于参数,更不能牺牲掉最核心的操控底子,而应该落在驾驶者能切实感知的体验上。
宝马自研的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突破。

传统电动车的动力、制动、转向等系统大多由各自的“大脑”控制,对指令的响应往往存在若干毫秒的延迟差,这种细微差异在追求精准操控的场景下会被无限放大。
而驾控超级大脑则打破了这种系统壁垒,首次实现了动力传动系统与驾驶动态功能的“二合一”深度融合,各子系统的延迟时间可控制在毫秒级!要知道,人类神经反应的生理极限约为100毫秒,也就是说宝马这个“超级大脑”的响应速度是人脑的100倍!

当你转动方向盘、踩下加速或制动踏板时,车辆各个系统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高效跟随“超级大脑”的指挥,在“BMW动态性能控制”软件的协同下,新世代车型“人车合一”的体验将达到新的维度。
更具前瞻性的是,宝马的“驾控超级大脑”具备强大的可扩展性,能灵活适配1至4个电机,从日常代步车到赛级高性能车都能适配,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斩获 “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认证,就是其实力最好的认证。

Momenta赋能+全景iDrive:宝马的智能化新答卷
在智能化浪潮下,很多品牌将辅助驾驶朝着“自动驾驶”的方向发展,视“取代人”为终极目标,但宝马却有着不同的思考,他们追求的是智能便利、驾驶乐趣与行车安全的完美平衡——驾驶者依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支撑这一平衡的关键,是与Momenta加速联合开发全场景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其核心技术是AI大模型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

Momenta的AI算法与数据驱动能力,结合宝马在整车集成、安全冗余及驾驶策略上的深厚积累,车辆能够以近似人类驾驶员的方式理解复杂路况并做出决策,提高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大模型融合超大规模神经网络,能进行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由此实现的全场景领航驾驶辅助功能可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未来更可实现从车位泊出,途经城区、高速、城区,到目的地车位泊入的跨城交通,“一站式”实现无忧出行。
在提高便利性和通行效率的同时,宝马更会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是绝大多数用户对辅助驾驶的第一需求。对此,宝马中国研发团队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的研发基地进行实地开发与测试,与德国研发团队的虚拟仿真测试形成互补,覆盖车流密集的高频场景以及复杂危险的特殊道路,实现上亿公里的仿真与道路验证。
有了可靠的辅助驾驶系统支撑,宝马在人机交互上便可发挥更大的想象力。

其首创的全景iDrive融合了全新3D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超感中控以及超感方向盘,以直观的方式为驾驶者提供必要信息,避免了屏幕的过度堆砌对驾驶乐趣的侵蚀。而宝马中国研发团队主导的新世代操作系统X则集成了诸多本土数字生态,其语音助理还能让用户在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依然能用上最前沿的智能便利技术。
编者按:
汽车行业长期的内卷,已让不少车企迷失了方向,但我们仍能在宝马身上看到难得的清醒:真正的技术突破,需以品牌主张为锚,要从用户角度出发,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宝马的“有所为”,是始终围绕“纯粹驾驶乐趣”核心。新世代电驱结合驾控超级大脑,以毫秒级响应重构驾趣;全新辅助驾驶以安全和可靠为核心,与融入本土生态全景iDrive共同打造全新的智能出行体验。
宝马的“有所不为”,是拒绝盲目跟风。当别的车企在拼续航、拼算力时,他们更看重核心技术创新;当有的品牌追求“去方向盘”、“全自动驾驶”概念时,他们仍然高度重视驾驶员的全程参与。
技术创新只有紧扣品牌理念与用户需求,才能在时代变革中处变不惊,宝马新世代技术集群的每一项突破,都是对其品牌价值观的再次锐化。即将登场的国产新世代BMW iX3,不只是一款新车,更是其技术哲学的具象落地——无论何种驱动形式,宝马的纯粹驾驶乐趣始终如一。(文|何文东)
相关车系
推荐
怎一个惨字了得!1-10月MPV销量榜 没一款销量过十万 赛那第二
鬼斗车
广汽昊铂A800内饰首发 为高速L3商用冲刺
丹东晓程
星纪元ET5即将上市,猎鹰700版本有望降1.5万
图说汽车
毫末智行敲响警钟,中国智驾需要“算好账”
星车场
网易 × 地平线联袂打造全民交通安全科普标杆
车壹条
银河速度,日均生产近700台,吉利银河A7第70000辆整车正式下线
玩车专家半固态技术下放 10 万级,MG4 是怎么实现的?
EV视界
华为的“阳谋”:启境重新演进造车模式
BusinessCars
以旅行 见世界 捷途汽车 全明星阵容燃动广州车展
中视汽车
MG疯了?半固态电池上车只卖10万!丨壹访谈
车壹条
地平线打通了超越特斯拉的“最后一公里”
BusinessCars
广州车展看中了一台六座SUV,老公死活不肯刷卡
DearAuto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